试题详情

(2024·山东青岛黄岛区高一下期中·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英国贵族文学形象的嬗变

中世纪时期的英国贵族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多具备政治担当责任感,具有 高贵 自尊 宽宏 善思 智慧 正义感 的自然贵族形象。此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贵族以伊丽莎白女王为最突出的代表,他们在诗歌和戏剧中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被文学作品赞誉为 时代之花
16—18世纪,英国开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型,而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其经济地位、政治特权以及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文学作品中的贵族形象与之前大相径庭。在戏剧之外,诗歌、散文、小说等紧随其后,将贵族的形象从政治腐败、殖民掠夺、经济贪婪与社会道德堕落等不同的侧面一一加以拆解。如历史剧《李尔王》中对贵族道德堕落的控诉;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对等级社会的原罪的深思熟虑;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对资本原始积累初期 羊吃人 惨剧的描述等。
这种文学形象的嬗变实为贵族阶层的警醒剂,引发了贵族阶层中有识之士自我反省,力图在维护贵族与君主政体的权力结构中进行适度的改良,迎合新兴阶层的变革呼声。

——摘编自《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6—18世纪英国贵族文学形象的变化进行解读。(1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北京东城区二模·20)【地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662年《大地图集》出版,其作者约翰·布劳是荷兰制图师。《大地图集》的买家大多是可以帮助荷兰进行政治和商业扩张的人——国王、政治家、外交家、商人等。下图为其中收录的一幅地图《全新极准世界地图》。

——摘编自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注:
①古希腊罗马诸神。正中是阿波罗,代表太阳。周边是其他诸神,代表行星。
②托勒密(约90—168年),其地心说是中世纪教会认可的宇宙观。
③哥白尼(1473—1543年),提出日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
④精确标注了中国、日本、朝鲜多个城镇的经纬度(参考了明代《广舆图》)。
材料二

世界大洲分布图

(1)地图展现了特定时期作者对世界空间的 洞察 ,也是文化的产物。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阐释上述观点。(8分)
(2)阅读材料二,围绕 1900—1945年的社会进步 ,从不同视角设计补充相关地图信息,并说明设计理由。(6分)
要求:用文字表达地图信息,不必图示;设计至少有两个视角,每个视角下至少有两个信息。

2.

(2018·河南南阳六校高二第一学期期中·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徒,与中世纪那些墨守成规、慑服于教度权威、不敢作世俗斗争的宗教徒已大不相同。他们不再宗教而束缚其自由思想。如:薄伽丘着意攻击教会的丑行;瓦拉无情地揭露教会的谎言。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

——摘编自尹红《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以自然神论者自居的伏尔泰对基督教的组织体系、教义信条和神职人量进行无情的批判到了年轻一代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那里,对教会体制和神学教义的批判进一步发展为对基督教信仰本身的批判,从而把伏尔泰等老一辈启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论推向了公开的无神论。在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眼里,基督教乃至一切宗教都被看作是愚昧加欺骗的产物,是理性遭受蒙蔽的结果,狄德罗认为自然是一个自己发生、自己生长的独立体系,并不需要上帝来充当初始原因。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徒对宗教的态度和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对宗教态度的变化,并说明此变化的影响。(8分)

3.

(2019·江苏盐城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2)伏尔泰与卢梭是启蒙运动的灵魂人物,但两人也是著名的 冤家对头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伏尔泰一直是卢梭心目中的导师, 有朝一日成为被伏尔泰注意的作家 是青年卢梭的梦想。1755年,卢梭把自己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了伏尔泰,这本来是启蒙时代重要的思想成果,与伏尔泰的理性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伏尔泰没有能读懂卢梭,他在给卢梭的信中说: 至今还没有人如此煞费苦心地要让我们与禽兽同类。读了您的著作,人们意欲四足爬行。不过我失去此习惯已逾六十年之久,复习恐怕力不从心。 随着两人在思想争鸣上的加剧,双方的关系逐渐恶化。1760年,卢梭给伏尔泰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 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 总之,我恨您……别了,先生。
材料二 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伏尔泰赞成 开明专制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以上材料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与卢梭两人成为 冤家对头 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差异,指出两人在思想认识上的相同之处。(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与卢梭两人争论的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