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上海黄浦区高三上期末·2)《白鹿洞书院教条》(22分)
《白鹿洞书院教条》,又名《朱子教条》,由朱熹制订。淳熙七年(1180),白鹿洞书院重建 喜初成 ,朱熹以南康军长官,率僚属及院中师生行开学礼,升堂讲说《中庸》首章,并取圣贤教人为学之大端,揭示于门楣之间,作为院中诸君共同遵守的学规,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其目的用以规范和约束书院师生的言行举止,劝善规过,提升品位,是书院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南宋理学家们对书院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
《白鹿洞书院教条》既是书院精神的象征,后来也成为天下书院共同遵守的准则。淳祐元年(1241),宋理宗皇帝视察太学,手书《白鹿洞书院教条》赐示诸生。其后,或摹写、或刻石、或模仿,遍及全国书院及地方官学。于是,一院之 教条 ,遂成天下共遵之学规。而随着中国书院制度之推广,它又东传朝鲜、日本,不仅当年奉为学规,至今尚有高校而作

《朱子白鹿洞教条》原文:

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1)结合所学,完成儒学发展的相关表格。(8分)

时期

内容

相关人物

春秋战国

儒学出现

__A__、孟子

西汉

成为主流

汉武帝、__B__

__C__

成为理学

程灏、程颐、朱熹

明朝

__D__

王守仁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朱子教条》与朱熹理学之间的关系。(4分)
(3)为什么当年朝鲜和日本的学校会把《朱子教条》奉为学规?(4分)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朱子教条》的影响。(6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4·上海松江区高三上一模·4)学校映照历史(28分)
学校教育不仅是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等的不同,也因时而变、应时而动、推时而进。
材料一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开办私学,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行礼、演奏音乐、射箭、驾驭车马、书法、算数六种具体技艺的讲解和操练)。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柏拉图创建学园,大门上镌刻着一句话:不谙几何者不得入内。在学园内探讨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的特点。(4分)
材料二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南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11世纪以来,西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这些学校主要是宗教学校,也有一些世俗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也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逻辑。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中外学校教育不同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

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

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

《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发生的变化。(3分)
材料四

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毛泽东同志曾经寓居岳麓书院,我相信他的实事求是思想就是来源于岳麓书院。……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习近平(2020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中西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这一历史现象?(15分)

2.

(2023·上海高考·1)书籍的力量(22分)
书籍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某校 青史社 开展关于 书籍的力量 的历史主题学习,设计活动如下:
(1)活动一:寻找人类文明早期书籍。将下列书籍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涂字母,6分)
(2)活动二:了解印刷书的诞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镌刻者于木板上刻字,刻成之后,每板皆依次编号,印就则付以书。
②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欲印则密布字印作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③(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
④泰西谷登堡以铅活字版印书,其法以机压之,一压即成。
①按技术发明或改进的时间先后,将上述材料排序,正确的是(单选,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②记载材料②这一技术的文献是(单选,2分)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徐霞客游记》 D.《农政全书》
(3)活动三:感悟 书籍的力量 。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表格。(填涂字母,12分)

3.

(2022·上海浦东新区高一上期末·2)众说汉武帝(24分)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描述的景象史称什么?是怎样出现的?(6分)
材料二
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史记·匈奴列传》

材料三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

(2)材料二和材料三,记述汉武帝哪些方面的事迹?(4分)
材料四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资治通鉴》

(3)材料四从哪些方面批评了汉武帝?(4分)
材料五
(汉武帝诏)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书·西域传》

(4)作为史料,材料五能对上述哪则史料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说明理由。(5分)
(5)基于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对汉武帝评价的争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