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上期末·20)(13分)16至19世纪的跨太平洋贸易。
跨太平洋贸易兴起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发展于北太平洋贸易。 16世纪,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通,起到了连接两个终端洲际市场的作用,给西属美洲带来丝绸、香料,给东方带来美洲的白银、农产品。到18世纪末,受西班牙支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衰落。 18世纪,探险家开始对北美西北海岸探险,并开发了海獭毛皮资源。美国独立后的贸易拓展需求,为北太平洋商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此时,中国形成了庞大的外来奢侈品需求市场,销售北美西北海岸毛皮和夏威夷檀香木为主的北太平洋贸易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扩展出新的三角贸易:美国东部人将廉价小玩意儿卖到西北部,换取毛皮销往广州,再向西将中国货物销往欧洲和波士顿。毛皮、檀香木贸易与鸦片贸易一起,对1820年代以后白银流入中国比例的下降发挥了直接作用,但为美国东北部增加了极其可观的资本积累。 ——摘编自王华《海洋贸易与北太平洋的早期全球化》等 近代世界示意图 (1)概述跨太平洋贸易兴起和发展的背景。(5分)(2)依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与北太平洋贸易的不同影响。(8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3·浙江台州高一下期末·34)(13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十七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示意图》 《清朝全国耕地面积和人口变化表》(部分)
——三民书局《历史(第二册)》 材料三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两种重要农作物。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就发现了玉米和甘薯,此后,玉米在欧洲和非洲等地逐渐流传开来。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约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又名 “番薯 ”。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17世纪,甘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1)列举材料一示意图中①和②的主要贸易商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带来的重要影响。(5分)(2)概括材料二中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并从中分析当时的危机。(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二中耕地和人口变化的原因。(4分) |
|||||||||||||||
2. |
(2023·山东滨州高二上期末·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70—1649年间抵达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数量与运回白银数量统计表
——据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 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准贩东西二洋……海澄,水国也,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酌皆夷产。同年,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万历九年(1581年)新法规定: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据《明史》等 材料三明代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前行,为全球化开端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据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 运用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
|||||||||||||||||||||||||||
3. |
(2023·北京房山区高三上期末·19)(13分)商业贸易和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末期开始,大西洋沿岸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甘薯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成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在面向亚洲的贸易中,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奴隶贸易是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这个商路网构成了以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为中心的欧洲的再销售系统。17—18世纪,荷兰和英国逐渐成为商业强国,伦敦和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的最大中心。与贸易有关的银行业、保险业、船舶制造业和港口建设业各行业活动增加了,收入和人口的增加创造了一个需求量不断上升的市场环境,在利润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发明和技术革新感兴趣。 材料二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彷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 “小工业创造了中间阶级,大工业创造了工人阶级,并把中间阶级的少数选民拥上宝座。但是,这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更有把握地推翻他们。目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 ‘美好的旧时代 ’的人数众多的小中间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 ” “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在下图中描绘出全球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并概括近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及影响。(7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