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贵州
“三新
”联盟高一上月考(三)·17)宋代商业的繁荣为宋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对于国家而言,一味地压制商业,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同允许商业有一定发展,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 ——摘编自冯葚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1)从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史实。(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意义。(6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3·广东名校2月联考·17)有同学探究南宋初期沉船
“南海I号
”是否到过广州,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贾耽记录了从广州经过南中国海、印度洋至波斯湾的 “广州通海夷道 ”。 ——据《新唐书·地理志》 材料二宋代对船舶的出入管理极严,如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经商的船舶,必须在广州口岸发舶;往朝鲜、日本的船舶,则必须在明州(宁波)发舶。泉州在宋初未设市舶司时,其商船出海贸易亦须前来广州发舶。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 材料三朝廷要求(广州)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员对到来的蕃汉商人热情迎送,海舶初到之时有 “阅货宴 ”,停靠港口住舶期间提供酒食,离开时还要设宴张乐欢送。招待用酒来自地方官府所设的公使酒库所酿造的公使酒。 ——据《宋史》 材料四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整理宋代地层和遗迹出土的陶瓷器时,发现大批肩部刻印字款或纹饰的酱釉大罐,与 “南海I号 ”沉船和佛山南海奇石窑出土同类陶罐高度一致。通过考古类型学对比研究和实验室科技检测证实,这些酱釉罐都只能产自今佛山市南海区的奇石窑和文头岭窑。这批釉罐质地粗糙较为低廉,多属于酒水类盛储器等船上生活实用器,不是简单的外销商品。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海I号”沉船出土酱釉器产地分析》 (1)有同学根据上述材料,认为 “南海I号 ”到过广州,请你谈谈理由。(6分)(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6分) (3)除上述材料之外,要确证 “南海I号 ”到过广州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
2. |
(2023·福建2月联考·17)某中学小组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问题,收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表为北宋前四朝宰相出身状况一览表。
——元朝脱脱等修撰《宋史》 材料二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誉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奏折) 材料三(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分别指出上述三则史料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对于研究科举制的价值。(8分)(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为何会成为古代统治者推崇的选官方式。(6分) |
||||||||||||||||||||||||||||||
3. |
(2023·广东广州高三10月调研·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考证“王嗣宗手搏得状元” 王嗣宗是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的状元。当时的殿试有以才思敏捷、先交卷者为状元的做法。有学者依据文献记载考证 “王嗣宗手搏(徒手搏击)得状元 ”的史事。材料一 司马光所著的笔记《涑水记闻》载,王嗣宗和赵昌言在殿试中同时交卷,于是 “太祖乃命两人手搏,约胜者与之。昌言发秃,嗣宗殴其幞头(包裹头的软巾)坠地,趋前谢曰:臣胜之。上大笑,即以嗣宗为状元,昌言次之 ”。《宋史·王嗣宗传》载: “开宝八年(975年),中进士甲科……嗣宗就试讲武殿,搏昌言帽,擢首科。 ” 材料二 《宋史·赵昌言传》载: “昌言少有大志,赵逢、高锡、寇准皆称许之。(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举进士。 ”依据档案编辑的《宋会要》记载: “太平兴国三年十一月,以新及弟(第)进士胡旦、田锡、赵昌言、李并为将作监丞(官职名称)。 ” 材料三 宋朝王明清所著笔记《玉照新志》载: “开宝八年(975年)廷考,王嗣宗与陈识齐纳赋卷(同时交卷),艺祖(宋太祖)命二人角力以争之,而嗣宗胜焉。 ” (1)该学者对 “王嗣宗手搏得状元 ”推敲之后,认为疑点颇多。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王嗣宗手搏得状元 ”的疑点。(8分) (2)如果像学者一样研究历史问题,使用史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