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广东湛江开学摸底·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蕃客 ”是宋代对外商的称呼,他们从事中外贸易主要有3个方向:一是沿陆路上丝绸之路前往西亚、中亚;二是从泉州、广州等港口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各国,之后前往中东、非洲、欧洲;三是与朝鲜、日本的贸易。宋朝的铜钱随着贸易大量来到这些国家和地区:日本商人把货物运到中国来卖,却不采购返程货物,而是把铜钱运回日本,最多的一次日商在台州城收集了10万贯铜钱运回日本,结果台州城陷入了 “钱荒 ”。此外,今阿拉伯地区、非洲东海岸发现过大量宋代铜钱。除了上述这些国家,两宋还分别与辽、西夏、金等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宋哲宗时供备库使郑价出使辽朝,回来报告 “北界支到抬箱人例物见钱七十余贯,并是国朝新铸钱宝 ”。 ——摘编自陈忠海《宋代铜钱的“国际化”》 材料二英镑的国际化历程可追溯至18世纪。17世纪中后期,英国经历 “金融革命 ”,信贷工具、银行网络产生,英国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工业发展,英国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输出国。18世纪后半期,伦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19世纪70年代,通过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主导了世界金融体系。19世纪后半期,英镑成为当时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摘编自于永臻《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国际化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铜钱流入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并分析对宋朝的影响。(8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铜钱和英镑国际化的共同因素。(6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4·山西吕梁高三上期中·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史记》曰 “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隋唐时期,部分人对海洋的潮汐运动规律认识有了理性上的提高;宋元时期已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罗盘导航、天文定位以及航迹推算,使跨洋航海的宏愿与构想得以实现。15世纪的明初,开始了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是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途经多国,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绘有20页航海地图,是中国航海技术与实力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何国卫《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技术基础》 材料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扩展国际合作空间,缓解中国与各国海上与地缘矛盾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在伊朗、沙特、伊拉克等国投资了大量油田和石油炼化厂。同时,西亚、北非的部分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基础建设方面存在一定合作空间。南亚作为 “一带一路 ”的交汇地带,中国可以为南亚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南亚国家的能源、剩余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得到充分发挥。但众所周知,西亚、北非地区可谓是全球政治局势最为复杂、政治风险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中国与西亚、北非地理位置间隔较远,有些国家交通设施仍不成形,存在极大的金融风险。由于南亚地区各国关系并不和谐,地域冲突、历史积怨等问题错综复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想要连通铁路、公路、通信网络等设施具有很大挑战。 ——摘编自毛立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试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开展 “海上丝绸之路 ”所具备的条件,并理解郑和下西洋是 “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机遇与挑战。(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现代 “丝绸之路 ”的共同核心精神。(2分) |
2. |
(2023·江苏徐州高三上期末·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海I号 ”发现于1987年,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沉船,到2019年12月为止,经过统计文物总量达到18万件以上。以下是部分文物简介。 船载货物为陶瓷和金属两大类,陶瓷器为数最多。从器型来看,一般为碗、盘、碟、壶、盅、瓶、盒、罐等,主要是福建德化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三大窑口的产品,其中不乏精品。如,德化窑青白釉刻花鼓钉纹四系兽纽盖罐,造型精巧,在东南亚发现较多,可能用作盛放香料或药物,也有可能用作祭祀容器。歙石雕瓶纹砚,墨池近似高脚杯形状,脚杯底部呈现出 “鸡冠花 ”形状的纹饰。专家分析,这个砚台具有红海地区阿拉伯文化的特征。 此外,还出水铜钱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也有很多生活用品,如石雕观音、佛像、铜镜、秤杆、木梳、砚台、木锤之类等。 ——摘编自林唐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南海I号”》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南海I号 ”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10分)(2) “南海一号 ”在诸如船主身份、当时船上生活如何、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等方面仍存在谜团。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4分) |
3. |
(2023·广东韶关一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 “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中国已经越发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金融界已纷纷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铜本位制和银铜复本位制这两种货币体制并行的古怪格局,而且还在向银本位制演化。19世纪末世界各国纷纷将手中的银条银圆抛售以换取黄金,金银比值愈发扩大。但《辛丑条约》赔款的计算方式仍然用白银,还竟然同意 “本息用金付给,或按应还之日期之市价易金付给 ”,导致 “镑亏 ”,即金银比值扩大后的亏空。驻外使节建议朝廷改用金本位制,遭到中国官员反对。1910年5月,清廷还是决定 “暂就银为本位 ”,发行重七钱二分的一元银质硬币为国家主要货币。 ——摘编自克念《近代中国为什么错过了金本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镑等同于黄金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析清朝固守银本位的政策。(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