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上海松江区质量检测·3)奏折中的洪任辉事件
175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指派驻广州办事处的商人代表洪仁辉,通过清朝官员上奏控告粤海关官员(李永标)贪污及刁难洋商。乾隆帝览奏后,认为 事涉外夷,关系国体,务须彻底根究,以彰天朝宪典 ,遂派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此案。
钦差大臣(新柱)其所呈奏折如下:
材料一
讯据李永标所供,家人、书役得收陋之处,伊毫无知觉。其余各款供吐游移,坚未承认。臣等思勒索外番陋规,国体攸系,非寻常失察犯贼可比,应请旨将李永标革职,按款严行究拟。再李永标任内资财,应否先行查封之处,相应一并请旨遵行,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乾隆帝准奏后,洪仁辉表示不服,继续上诉。时隔数日,对于该案件,时任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做上奏:
材料二
英吉利夷商洪任辉等屡次抗违禁令,必欲前往宁波开港,旋因不遂所欲,坐驾洋艘直达天津,名虽呈控海关陋弊,实则假公济私,妄冀邀恩格外。臣细察根源,……夷商洪任辉于内地土音官话无不通晓,甚而汉字文义亦能明晰;此外夷商中,如洪任辉之通晓语言义者,亦尚有数人。设非汉奸潜滋教诱,焉能熟悉?如奸民刘亚匾始教授夷人读书,图骗财物,继则主谋唆讼,代作控词。由此类推,将无在不可以勾结教诱,实于地方大有关系,兹蒙圣明洞烛,将刘亚匾即行正法,洪任辉在澳门圈禁三年,满日逐回本国,……伏思夷人远处化外,前赴内地贸易,除买卖货物之外,原可毋庸与民人往来交接;与其惩创于事后,似不若防范于未萌。……兹臣择其简便易行者数条,酌参管见,敬为皇上陈之。
◎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
◎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
◎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
◎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拨营员弹压稽查
(1)两份奏折中对于此事件的起因解释有何不同?(4分)
(2)两份奏折中对于该事件的处理意见有何不同?(6分)
(3)分析造成两份奏折中形成不同处理意见的原因。(6分)
(4)面对李侍尧的奏请,你认为乾隆皇帝会怎样做出回应?说明理由。(9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上海宝山区质量检测·4)两份国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笔给中国万历皇帝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莎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呈上此信之吾国忠实臣民约翰 ·纽伯莱,得吾人之允许而前往贵国各地旅行。彼之能作此难事,在于完全相信陛下之宽宏与仁慈,认为在经历若干危险后,必能获得陛下之宽大接待,何况此行于贵国无任何损害,且有利于贵国人民。彼既于此无任何怀疑,乃更乐于准备此一于吾人有益之旅行。吾人认为: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为:我等天生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需互相帮助,吾人希望陛下能同意此点,而我臣民亦不能不作此类之尝试。如陛下能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极需之其他特权,则陛下实行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而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吾人极愿吾人之请求为陛下之洪恩所允许,而当陛下之仁慈及于吾人及吾邻居时,吾人将力图报答陛下也。 愿上天保佑陛下。
注:信使约翰 ·纽伯莱和海船在前往中国的途中遭遇大风暴而遇难。中国和英国第一次官方沟通就此告终。
材料二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并给乾隆帝递交了一封国书,内容如下:
乔治三世蒙天主恩,英国、法国及爱尔兰国王海主卫道者恭祝乾隆皇帝万万岁。本王国自登基以来,事事以仁慈为怀,除了注意保障本士的和平和安全,使臣民得到幸福、道德和知识之外,在尽可能的能力范围内使全世界同受其惠。本着这种精神,即使在战争时期,我国在世界各地取胜之后,我们仍然让战败的敌人在公平条件下同享和平幸福。现在除了致力于在各方面超越前人,本国王也曾数次派遣本国优秀的学者远航,探索未知的之地这并不是为了占领或者扩张我们已有的足以满足我们需求的辽阔领土,更不是为了掠夺外国的财富,甚至不是为了本国臣民的对外经商行为,而是为了了解各地出产的产品,同落后地区交流幸福生活知识。我们同时还派遣船只运送动植物给贫瘠地区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古老文明国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本国王更是注重探询研究。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本国民曾经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和风俗。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当然,我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屈也可以保护他们。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此次我所派去的乔治 ·马戛尔尼是本国王的亲戚。他是位勋爵,一位忠信善良的大臣,伦敦皇家学院的会员,曾代表我国去过很多重要国家,比如:俄罗斯、孟家拉任职。恳请皇帝陛下如同接待我一样地接待他。为避免特使出发后有变故,我另外委派了副使乔治—史当东。他同特使一样,也是德高望重,博学之人。再次恳请皇帝陛下能像接待特使那样接待他。我知道皇帝陛下公正仁爱,恳请准许所差之人在贵地观光沐浴,以便回国时教化本国众人。至于所差之人,如皇帝陛下需用他们的学问,要他们办事,只管差使他们。对于住在贵国或去经商的我国臣民,如果他们遵守你们的法律法规,求皇帝陛下加恩。若有不是,即该处治。特使临行之前,我特别嘱咐他一定要在皇帝陛下面前谨慎从事。我们由于各自的王位应像兄弟一样,希望能有一种兄弟般的友谊能够在我们中间常存。祈求天主保佑皇帝陛下常享太平之福。
(1)概括英国发出两份国书所处的时代背景。(5分)
(2)从国书的内容看,两位英国国王对与中国交往的态度是(单选,2分)
        A.诚恳 B.谦卑 C.平等 D.迫切
(3)从作者意图的角度,概括两份国书的异同。(6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这两封国书?(15分)

2.

(2023·上海徐汇区高三下期末·1)破 一语

画眉深浅入时无?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由外籍史家撰写的历史丛书,丛书的每一卷均由 标题 副标题 构成,其副标题往往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
(1)下表撷取了丛书中的部分标题,选择相关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填涂字母,12分)

卷目

标题

副标题

第一卷

神话时代、夏王朝

从神话到历史

第二卷

第三卷

秦汉帝国

秦始皇的遗产

第五卷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

第六卷

隋唐时代

第八卷

第九卷

明清时代

海与帝国

        A.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B.魏晋南北朝
        C.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D.殷周、春秋战国
        E.绚烂的世界帝国 F.辽、西夏、金、元
(2)丛书第一卷内容并非历史学家所写就,而是由考古学家完成。你认为如此安排写作的理由何在?(4分)
(3)丛书第三卷以 秦始皇的遗产 作为副标题,可见其强调的是( )(双选,4分)
        A.秦暴政与其速亡的关系 B.赢政创制对后世的影响
        C.秦汉制度内在肌理延续 D.秦汉制度两者间的差异
(4)丛书第九卷以 海与帝国 作为副标题。如果这一标题意在勾连明清时代国家政权与海洋的关系,请运用具体史实,说明这种 关系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