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浙江宁波二模·23)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有些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路终将导致灭亡。对后者来说,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

——摘编自【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材料二
工业化 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工业化也刺激了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市场导向的商品以及贸易中获得利润。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者以商人为导向组织大型企业。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英国和法国的立法为现代股份公司奠定了法律基础,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全球文明史》

材料三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几次 资讯交换 的突破。第一次突破是文字的出现,第二次突破当是(▲)的出现,同一份文件,因此可以大量复制,分散于各方。第三次突破当为电话和电影,真声与真影,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计算机的出现,可以说是第四次突破,而且以其发展的迅速与功能的多样,竟可称为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科技文明代替了过去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这一个新的文明,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用。明日的世界,必须有个人之间相处的伦理、个人与社会群体相处的伦理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伦理,庶几这一正在开展的文明可久可大,有其增长空间。

——整理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认为农业革命 最具争议 的表现。结合所学,从 争议 内涵的角度简要评价中国明朝后期至清中叶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70年代股份公司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三,写出(▲)所代表的 资讯交换 突破的标志。结合所学,指出 科技文明 时代饱含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可为 明日的世界 发展提供哪些 伦理 滋养?(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浙江温州二模·24)棉与世界(16分)
材料一
棉花向东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以及一条经过印度支那和海南岛的南线。棉花在中国元、明时期的传播,一种重要障碍是棉的纤维较苎麻和亚麻短,因此纺纱和织布都需要更换工具,这一过程花去了两三百年。在丝绸生产者作了一些抵抗之后,元朝政府决定把棉作为收取实物税赋的方式。蒙古政权还通过在各个省份成立木棉提举司来鼓励棉花栽培。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棉花栽培越来越普及。最初的棉花栽培在田边,但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被开垦的土地有更多的区域被用于这种作物。由于棉花的产量是麻的十倍,于是更多的耕地可用于出产谷类。而且,较之养蚕,种植棉花不需那么多的密集劳动力,且收成更能保证。

——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材料二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他们利用他们的新地位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21世纪初的世界和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前的世界为数不多在地理上一致的地方是亚洲在棉花世界的重新崛起。棉花的种植以及纱线和布料的生产继续向亚洲转移……今天,棉花种植在乌兹别克斯坦、多哥或印度,通过香港的纺织厂,然后运到越南的缝纫店,最后来到堪萨斯城的服装架上,维系运输棉花复杂网络的是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跨国公司。产品被零售商 过大洋,并使制造商、承包商和工人相互竞争,来保证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

2012年全球主要棉花产地比例图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棉花栽培 越来越普及 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 的主要原因,指出 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所反映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12年全球棉花产量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以棉花为例,概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6分)

2.

(2023·河北唐山一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在工业发达地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老城镇,但城市街道曲折狭窄,城市建筑混乱无序,城市里普遍缺乏公共设施。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伦敦 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英里的地面上,消耗着大量的氧气 。伦敦雾如 豌豆汤 般笼罩在伦敦上空,成为伦敦 景观 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伟芳《先行者的探索:英国现代城市化》

材料二

表3 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万人

城市化率(%)

1949

54167

5765

1064

1960

66207

13075

1975

1963

69172

1164856

1684

1978

96259

1724961

1792

1992

117171

3237435

2763

2000

126743

4590631

3622

2011

134735

6907863

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说明1978年后城市化率增长的原因。(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城市化道路的认识。(3分)

3.

(2022·山东济宁三模·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帝国与霸权

近代,新的国家间体系重新划定了全球的地缘政治模式,并且以接替发生的霸权周期和新形式帝国建构为特征。霸权将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优势同时赋予一个国家。表5为对英国霸权周期和美国霸权周期的描述。

表5

英国周期

美国周期

霸权兴起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法国对抗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德国对抗

第二次工业革命

霸权突破

19世纪上半叶

军事和商业胜利

20世纪上半叶

军事和商业胜利

霸权巅峰

19世纪的第三个四分期

自由贸易

伦敦金融中心

20世纪的第三个四分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

纽约金融中心

霸权衰落

19世纪的最后一个四分期开始

国际竞争

对抗增加

帝国主义美国和德国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四分期开始

国际竞争

对抗增加

新自由主义日本和中国

——【比】埃里克·范豪特《世界史导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英国霸权周期与美国霸权周期的异同。(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