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广东肇庆高二上期末·17)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的事务,包括边疆民族。为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元朝在距行省较远的路、府、州、县所辖区域内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并建立了从首都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元朝还实现了对吐蕃地区的直接管理,并建立了一套专门的管理系统。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为加强对北疆的管理,元朝在这里部署了大量军队戍守的同时还进行屯田。辽阳行省是东北边疆的主要管理机构,下设7路1府,对境内的女真族等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针对西北边疆的情况,除了设置军政机构、建立驿站等举措外,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如通过册封、联姻等笼络畏兀儿首领。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清朝创新 大一统 思想,强调 中外一家 ,无 华夷 之别,内外之分。在此思想指导下,清朝废长城,拆藩篱,改土归流,内外一体治理……逐渐使边疆与中原融为一体,开启了一体化的新进程。

——摘编自陈季君《论中国古代边疆与中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以清朝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加强边疆治理的举措。(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创新 大一统 思想的意义。(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边疆治理的历史启示。(2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河北张家口高二下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材料主要反映了______(朝代)推行的________(地方行政制度)。(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与唐朝在边疆治理上的不同之处。(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地方行政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6分)

2.

(2023·北京朝阳区高二下期末·17)【边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代天山北麓军政体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安西、北庭都护府是唐在西域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军事建制是 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 镇下有烽,烽下有戍 ,各级军官都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各羁縻都督府、州,有自己的武装,平时镇守封疆,战时则由两都护凭 天子信宝 调遣,参与战事。贞观中,李靖破吐谷浑,侯君集平高昌,太宗认为 高昌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氓,咸出中国 所以置立州县,同之诸夏 于是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 。驻军戍边屯田,在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及轮台等绿洲地区征收商税,补充军费。
(1)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唐代西北军政体系的制度设计。(6分)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作为各国相互关系准则的对于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界定,帮助清朝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而清朝以前的中国传统王朝对于那些鞭长莫及的疆土,一直满足于模糊不清的分界线,始终处于想象之中。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清前中期如何使中国疆域达到 内在发展的极致 。(6分)

3.

(2023·山西太原高三上期中·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武帝元鼎六年)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南阳、汉中以往郡,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而初郡时时小反,杀吏,汉发南方吏卒往诛之,间岁万馀人,费皆仰给大农。

——《史记》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羌、蛮隶剑南者,为州二百六十一。蛮隶江南者,为州五十一;隶岭南者,为州九十二。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
(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此朕念边地穷民,皆吾赤子,欲令永除困苦,咸乐安全。并非以烟瘴荒陋之区,尚有土地人民之可利,因之开拓疆宇,增益版图,而为此举也。今幸承平日久,国家声教远敷,而任事大臣,又能宣布朕意,剿抚兼施,所在土司,俱已望风归向,并未重烦兵力,而愿为内属者,数省皆然。自此土司所属之夷民,即我内地之编氓;土司所辖之头目,即我内地之黎献;民胞物与,一视同仁。

——《清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南方所呈现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