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陕西渭南一模·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曹操崛起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胜者王败者寇的时代,并以统一天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能否得到人才成为其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一方面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也使察举制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曹操果断提出 唯才是举 任天下之智力 的选拔人才方针。他连下五次求贤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 治国用兵之术 ,便可选拔为官。大批有才能之士被不拘一格地吸收入曹魏集团,为曹操由弱至强、统一北方奠定了人才基础。在赤壁之战后,其用人政策也开始向德才并举转化,但由于在实行过程中矫枉过正,实际上形成了 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 的局面,这一结果,违背了前期 唯才是举 的精神,也为后来新的选官制度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人才选拔方针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人才选拔方针改革的影响。(9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新疆乌鲁木齐二模·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汉末正常的赋税体系被战争打乱,据以征收赋税的户口版籍荡然无存的情况下,曹操于公元196年颁布了《置屯田令》,实行屯田。为安置流民,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曹操对汉代税制进行了改革,将定率回税制改为定额四租制,算赋口钱的人头税制变为户调制,即 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 明确规定,赋税的承担者不仅是 编户齐民 ,一般的豪强地主也要按照土地顷亩和户口分别缴纳田租户调, 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在《收田租令》开篇即强调: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曹操还主张加强赋税的征收管理,规定除田租户调正额之外, 不得擅兴发 郡国守相明检察之 ,并 遣使者循行郡国,有违理掊克暴虐者,举其罪。 许多小农返回故里,积极务农,精耕细作,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所恢复。

——摘编自《中国赋税大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赋税制改革的背景,并指出此次改革的重点方向。(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曹操賦税制度改革的作用。(5分)

2.

(2021·河南湘豫名校联盟高三1月联考·46)(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 道德良好 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后来选举、辟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 道德比赛 的工具……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 清议 应运而生……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 清议 转为 清谈 ,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优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以迫切的心情写了求贤令,号召去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希望有更多的 贤人君子 和他一起 共治天下

——根据龚鹏程《改变中国历史的文献》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 求贤 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的 求贤令 。(7分)

3.

(2019·河北唐山二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接受枣祗的建议,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曹操于是下令郡国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屯田的收入由屯民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后来曾达到官八民二);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屯田,60人为1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曹魏后期屯田制逐渐被破坏,咸熙元年(264年)政府宣布废除屯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实行屯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曹魏时期的屯田制作简要评价。(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