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2.7·浙江学业水平·2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蕴涵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 隶中书省, 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 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 唐朝三省位置图 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8分)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7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湖南浏阳高二下期末·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对 三公 进行了改制:一是尚书令由从前单纯为皇帝管理奏章文书发展到有权处理政务,出纳掌奏,操持机柄;二是侍从、散骑、常侍、给事中等加官,有权出入禁中,随从皇帝,以备 顾问应对 ;三是一些皇帝的心腹大臣,如大司马、前后左右大将军等,因得到宠信,也被加上侍中或给事中的头衔,参与中枢决策。到光武帝时期, 三公 有事反借尚书以达上, 三公 举荐的官吏反要由尚书 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以定取舍 。这样,尚书台实际上取代了三公府的地位, 三公但受成事而已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 政事堂 。……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及 参知机务 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 三公 改制的措施和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7分)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趋势及其积极影响。(8分)

2.

(2023·广西玉林高二下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 土司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边疆管理的措施,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边疆治理问题的认识。(5分)

3.

(2022·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期中测试·17)(15分)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民族工作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 。春秋争霸史主要是齐、晋两国与楚国争夺霸权的历史,这本身就带有华夷之争的性质。……楚国也在北向争霸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向华夏集团靠拢……同时,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一面,双方也存在密切的和平接触与交流。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 九大洲 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陆。

——《元史·地理志一》

材料三
一向足智多谋的孙中山看出要召集知识分子做组织者,必须有一套革命理论。在知识策划方面,他想出了一个 三民主义 。第一个即民族主义,意味着人民和种族结为一体;第二个即民权,即人民的权利和权力;第三即民生,按照古代含义,它意味着百姓生活得不错。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夷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帝把 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 的具体举措。(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元朝管理边疆的举措。(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举措和法令,概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将 人民和种族结为一体 的具体表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