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浙江杭州高一上期末·3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政府面临着多种威胁政权的问题。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越过 三八线 直逼鸭绿江;农村绝大多数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城市中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建,二是迁。一方面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三线地区,在内地建设大型的钢铁、煤炭、水电、机械等工业基地,并修筑成昆、川黔等重要交通干线;另一方面则是将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以 一分为二 或者全迁的方式,或并入内地既有企业,或另建新厂。

——摘编自徐有威等《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三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杂志设计了纪念特刊如下

版块

史实

 版块一:改革开放的起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版块二:经济体制的探索

(1)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2)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 ①的生产队已经达到93%

(3)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版块三:开放格局的形成

(1)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起,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

(5)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版块四:综合国力的提升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夺得世界超算冠军

 2017年,复兴号高铁首发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2020年,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运行……

 版块五:理论建设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线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把特刊信息补充完整,并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与中国命运的关系。请为特刊新增一个版块。(要求:有概括性的版块名称及两条相关内容)(6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4·山东新高考10月联考·19)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5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 一五 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 四个现代化 的战略目标: 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丕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 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型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上述三个时期 现代化 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2.

(2023·江苏南通高二下期末·2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八一三事变前夕,上海机器厂颜耀秋等人发起倡议, 自愿将工厂机器迁移内地,以应军事制造之需 。8月1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 工厂迁移案 ,拨款56万元作为迁移补助费用,进行内迁总动员。工厂搬迁在战火纷飞中进行,往往是 敌机来了,伏在地上躲一躲,然后爬起来弄折,拆完马上扛走 ,仅民生公司被敌机炸毁轮船16艘,职工牺牡116人。到1940年夏,在后方形成8个新工业区,有力地支援了中华民族神圣的抗战事业。

——摘编自曾长秋《抗战时期中国沿海工厂的内迁及对内地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从1965年到21世纪初,三线建设前后长达40年,包括13个省市自治区,重点是川、黔、甘、陕等地。当年出于战备需要,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万建设者,奔赴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隐姓理名,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困难斗。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导弹、第一艘核潜艇等都是在三线地区研制和实验的。三线地区建成了钢铁、有色金属、化学、机械制造、电子、航空及轻纺医药等工业基地,以及成昆、湘黔、青藏等铁路干线,形成了 钒钛之都 攀枝花、 科学城 绵阳、 航天城 西昌等6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朱佳木《进一步认识三线建设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线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5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的共同作用。(5分)

3.

(2023·海南高二下期末·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大变单(大变局)”指一个国家(社会)的大发展,即一个国家(社会)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城,诸如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都出现大发展和突破性进展,同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表2为中国历史上经历的三次 大变革(大变局)”。

中国历史大变局的发展演进

发端时间

发端事件

结局或目标

第一次

公元前221

秦统一六国

第二次

19世纪中后期

洋务思潮的变局论

第三次

1978年后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补写出三次 历史大变局 的结局或目标。(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中国如何应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