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广东惠州高二上期末·17)(20分)《民法典》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更替嬗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这些法典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但均以刑为主,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中国古代的民法远没有刑法那样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没有成文的民法典。 ——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清代民法直接来源于明代民法,继承了唐宋以来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诉讼中的若干制度,其内容散见于《大清律例》《户部则例》及其它法规。在地方法规《省例》《告示》中也含有民事法律规范的内容。清代民法中,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都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是清朝以前所不曾有的。清代民法一方面沿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注意维护封建的家族主义,作为族内法的家法族规,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 ——摘编自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 1986年我国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为与世界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没有形成 “独立的民法典 ”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民法的特点及影响。(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起草并制定民法典的历程,谈谈你的认识。(4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4·浙江强基联盟10月联考·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斯: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 ——《史记》卷六 “《春秋》之义,原心定罪。 ”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唐政府中出现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紧张局面:一方是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一方是出于把它们应用于重新统一的帝国中远为复杂的形势的要求。唐代政府的各个方面都是处于一个激烈变化的时代,这些继承的制度在此期间或被修改,或被更先进、更适用于新形势的体制所代替……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化和效益化的时期,又是行政活动进行法典化和正规化的时期。当时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长治久安怀着信心,致使政治家们都倾向于以全帝国适用的统一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持久准则来考虑问题。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材料三清帝国的政府组织保留着明代从1368年建立的三大机构:由天子统治和主宰、由朝廷领导的文官政府;在长城以内和边境地区维持秩序的军事组织;以及对各级政府的行政情况进行严密监督的监察系统。皇帝高居三大支柱的顶端,皇帝的意志通过各种名目不一的复杂的程序形成和表达出来,做出金字塔尖的最高决定,具有无所不包的君权。 ——《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斯和董仲舒各自的思想主张及其理论基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代思想变化的新特征。(5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层面举例说明 “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 ”。以赋税制度为例,佐证唐朝 “这个制度被修改,被更先进的体制所代替 ”。指出唐朝 “行政活动进行法典化和正规化 ”的表现。(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政府加强集权的表现。结合所学,简述清朝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还通过哪些 “复杂的程序形成和表达出来 ”。(5分) |
2. |
(2023·福建漳州高二上期末·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重塑联邦政府时未对司法分支进行足够的讨论。联邦党人提出可参照12世纪的英国设联邦法院,分出多个小合议庭进行全国巡回审判。最终《司法法》规定:将全国分为3个巡回区设巡回法院,由2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与地方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巡回审判。受案范围涵括国家最重要案件,包括高争议金额的一审案件和地方的二审案件。大法官在履职中常挑选个案向民众说明新联邦政府的法律组织架构,由此成为新政府的代言人。大法官和地区法官间的持续交流,减少了地区法院间的差异。 ——摘编自姜川《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巡回审判的历史与借鉴》 材料二1982 年3月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派出法庭巡回审理,就地办案。 ”此后,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农民不必再到县城人民法院上诉,人民群众能够不误工,不影响生产或工作,也可以使民事纠纷就地得到解决。如1983年福建龙海县角美人民法庭办结各类民事案件129件,做到办结一件,执行一件,回访一件,因此历年积案大幅减少。在巡回就审过程中,法庭还及时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了生产队群众。 ——摘编自张卫平《改革开放40年法律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美国设立巡回法院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巡回审判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巡回就审的不同特点,并简述当时中国施行巡回就审的作用。(10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美两国 “巡回审判 ”制度的历史启示。(4分) |
3. |
(2021·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二上期中考试·3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 “例 ”,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 “律为正文,例为附注 ”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 “例 ”,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2分)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为此 “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 ——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材料三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新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表现,(2分)并分析其原因。(3分)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不再 “以苏划线 ”、 “共同制苏 ”,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 “战略关系 ”,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2分)归纳这一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并说明制约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因素。(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