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广东高三11月联考·7)山西省长治天主堂的《田产登记簿》残本,记载着它从1859年到1911年共收进的田产117份,其中买的83份、典的8份,献的17份,让的5份,换的、罚的、补足的、布施的各1份。这一记载说明(  )
A.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C.土地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D.教民冲突成为主要矛盾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4·云南大理统测·27)天津通商后不到十年,租界里的中国人打扮 洋气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甚至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紧密 C.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D.扫除封建陋习成为了潮流

2.

(2023·黑龙江大庆一模·8)下表所示为1844~1863年广州和上海到埠的外国船只数及吨数情况。据表可知,当时(  )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l33

142357

52547

1855

437

157191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A.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B.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深

3.

(2023·湖北百校联考高三10月·6)表1所示为1844~1863年广州和上海到埠的外国船只数及吨数情况。据表可知,当时(  )

表1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55

437

157191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A.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B.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