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湖北黄冈高三9月考试·19)【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与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班牙在征服美洲之后,在亚洲吕宋(今菲律宾)建立了新的殖民地,为了将菲律宾当地和明朝的优质产品运往美洲和欧洲。西班牙人开始探索一条可从菲律宾返回墨西哥的太平洋航线。1565 年,航海家乌尔达内塔从菲律宾起航,开辟了一条西起吕宋马尼拉、东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全新航道,这条航道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250 多年间,无数中国丝织品运抵美洲市场,用以交换产自西属美洲的白银。银丝贸易不仅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主要内容,也贯穿其始终。航海技术的革新,中西两国政策上的放松都客观上为银丝贸易提供了条件。16世纪中后期,银丝贸易逐步兴起。 ——据全毅《漳州月港与大帆船贸易时代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等整理 材料二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的银丝贸易对各参与国来说影响深远。中国人通过银丝贸易,精进了丝绸产业。如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白银,但也在无形中应对白银入境后对国内经济社会造成的变化。西班牙人则对贸易 “爱恨交加 ”,旅居菲律宾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及西班牙国内人,都各持己见,参与到利益的角逐中。有关帆船贸易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一直持续。 ——王丹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的银丝资易(1565—1815)》 材料三1620—1621年马尼拉及秘鲁利马丝货价格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据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尼拉大帆船银丝贸易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说明西班牙人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爱恨交加 ”的原因,并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8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3·湖南雅礼中学月考·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14世纪在意大利发出文艺复兴的第一束光芒始,到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了德、英、法等地,在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才刚刚从中世纪的文化遏制中转变过来。此时恰逢世界的大航海时代(15—17世纪),东方新航路的发现,大航海时代发现了中国。所谓西方对中国的发现,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 “看见了原来未曾看见过的事物 ”,而是一种具有 “新的品质 ”的发现。这后一种发现,更加是本质意义上的发现——原来人类还可以这样来生活,人类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接受上帝的主宰,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他们可以追求美女,他们可以追求夫义妇顺、连生贵子,可以追求丰衣足食,可以追求风花雪月……了解了明清之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再来解读中国清代外销瓷,它们恰恰就是这一中国文明、这一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一件中国清代外销瓷都是载体。因为几乎每一件清代外销瓷都有瓷绘,而这些瓷绘是 “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的。什么是意必吉祥?吉祥就是义无反顾地追求现世的幸福。显而易见中国清代外销瓷的数量巨大、传播广泛、画面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中国文化启迪西方的过程中起到过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 ——阮富春《清代外销瓷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在没有新的动力和机器的时代,除扩大生产规模外,就只有靠分工、再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这就促使丝织业和景德镇制瓷业终于发展到它们的顶峰——工场手工业时期,其生产力也提高到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由于欧洲人喜爱色彩瑰丽的瓷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欧洲市场上的珐琅彩、墨彩瓷的价格要比同类青花器高出四倍。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与官窑的影响下,景德镇引进欧洲的珐琅彩,并将其改造为更适合工匠彩绘的 “粉彩 ”。同时还引进了西洋画法。由于丹麦、瑞典、荷兰、英国、法国人都抢购彩瓷,为满足外商的急迫需求。景德镇瓷商贩运白胎瓷至广州设厂加工釉上彩,于是遂有 “广彩 ”的出现。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晚明至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外销瓷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国外销瓷器迅猛增长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瓷器大量外销的影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说: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以中国文化大规模西传、以西方效法中国为其显著特征的文化交流史。 ”谈谈你对这一特征的认识。(8分) |
2. |
(2021·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一第二学期四月联考·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的欧洲对统称为 “印度货 ”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一白银, 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运差为 “商业上的纳贡 ”。 ——摘编自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 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16—17世纪,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的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中叶的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的使命。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近代欧洲的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7世纪初又来了荷兰人。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的光景。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以及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 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8分) |
3. |
(2021·山东聊城二模·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6 新航路开辟后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 材料二:
图7 1980—2000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输出对比
图8 世界贸易与世界产岀増长对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后期国际贸易的变化。(4分)针对这些变化,我国应如何做好对外贸易工作?(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