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陕西宝鸡一模·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
“相互问答
”栏目,民众可以写信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问。从提问者的分布情况( 见下表)可以看出此刊当时在中国传播的一些情况。据表可知,当时( )
|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1)有学者指出,就文化层面看,魏源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表达的是与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相似的愿望。据此可知,两者( )
|
||||
|
2. |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28)面对时局,晚清思想家冯桂芬痛感中国
“不知夷
”,认为对西方国家要
“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最终提出了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的主张。这一主张( )
|
||||
|
3. |
(2021·四川德阳一模·14)
“格物致知
”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随时代变化而变化。1861年冯桂芬指出西学中
“如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致理
”,
“格致
”一词正式指称西方科学并流行起来。冯桂芬提出
“格致
”新词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