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广东江门高三调研·2)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 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 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 王、伯(霸)之道 的根本。这说明(  )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4·百师联盟一轮联考江西卷·3)下表为战国时期不同人物对儒学的看法。这反映了此时期(  )

人物

看法

庄子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墨子

有强执有命以说……儒者以为道教,是成天下之人者也

韩非子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A.儒家学说违背历史潮流 B.社会持续动乱难以避免 C.政治立场影响价值评判 D.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2.

(2023·甘肃高二下期末·2)表1 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 的部分解释

的解释

出处

且夫义者,政也。

《墨子·天志上》

远而不可不居居:恪守者,义也。

《庄子·在宥》

无礼义,则上下乱。

《孟子·尽心下》

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役:战争希:少起。

《韩非子·解老》

由此可知,诸子将 看作(  )
A.个人行为的价值标准 B.国家治理的政治准则 C.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D.统一天下的重要手段

3.

(2023·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二·1)有学者在考察 百家争鸣 时引用了如下文献:

表1

内容

出处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庄子·天下》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繁扰而不说……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淮南子·要略》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汉书·艺文志》

该学者意在说明诸子百家学说(  )
A.有共同的文化根源 B.以儒家思想为根基 C.逐渐走向融合统一 D.各持主张互相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