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5·福建厦门高三期末·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自强运动中,帝国的儒家传统捍卫者们采用了新儒家方法来区分 ,以制定出一个实用性的西化保守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五四期间许多年轻思想积极分子认为拯救中国取决于彻底拒绝传统—— 关闭孔家店 ,并且全面拥护 民主先生 科学先生 为形式的新启蒙道路。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 1949年以后又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看法开始流行,认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一旦纳入苏联轨道就能够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按照既定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模式力图把现代化转变为非文化性的功用,一种意识形态中立的技术,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主义。

——【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与之相比,材料二中 年轻思想积极分子 所倡导的 新启蒙道路 有何进步之处?(3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在性质上有何不同?据材料指出两者存在的相同局限。(4分)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 既定模式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与世界联系两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5·北京丰台高三期末·35)(15分)民主启蒙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材料一

人必有私,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德业儒臣后论》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

——顾炎武《日知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分析他们主张产生的原因。(3分)
材料二 社会中应有 共同意志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强迫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2)依据材料概括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材料三中所说的 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 做了哪些努力?并概括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特点。(7分)

2.

(2015·天津南开高三期末·1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化危机为转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鲍盛刚《中国改革与开放的互动关系》

(1)依据材料一,概述 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10分)
(2)材料二中所言私营企业 集体消亡 与当时我国实行的什么重大决策有关?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美两国如何解决 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 问题?(4分)

3.

(2011·浙江温州十校联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秦国) 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 。(魏国改革家)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 排挤 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三 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56

295

245%

053

248%

185

103%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10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6分)
(4)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