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5·上海松江一模·40)梁启超眼中的欧洲
记得一位美国有名的新闻记者赛蒙氏和我闲谈。他问我: 你回到中国干什么事,是否要把西洋文明带些回去。 我说: 这个自然。 他叹一口气说: 唉,可怜。西洋文明已经破产了。 我问他: 你回到美国却干什么。 他说: 我回去就关起大门来等,等你们把中国文明输进来救拔我们。这样说来,欧洲不是整个完了吗? 我对于这个疑问,毅然决然答应道: 不然,不然,大大不然。 欧洲百年来物质上精神上的变化都是由 个性发展 而来,现在还日日往这条路上去做。他和古代中世乃至十八世纪前的文明根本上有不同的一点。从前是贵族的文明受动的文明,而如今却是群众的文明自发的文明。从前的文明是靠少数特别地位特别天才的人来维持他,自然逃不了 人亡政息 的公例,而今世的文明是靠全社会一般人个个自觉日日创造出来的,所以他的 虽有时比前不如,但他的 却比从前来得丰富,他的 却比从前来得连续。现在的欧洲一言以蔽之,万事万物都是 群众化 。英国从前种种权利都是很少数的贵族专有,渐渐拿出来给中级的人共享,渐渐拿出来给次中级又次中级乃至最低级的人一齐共享。不独物质上的权利如此,就是学问上艺术上乃至思想上。英国固然是最好的模范,其他各国也都是同一趋势。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1920

问题:(25分)
(1)简要说明梁启超与美国新闻记者对话的时代背景(4分)
(2)概括材料中两个人对中西文明的不同态度(6分)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眼中的欧洲文明?(15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6·上海闸北二模·40)论自由(25分)
不自由毋宁死! 斯语也,实十八九两世纪中,欧美诸国民所以立国之本原也。
自由之义,适用于今日之中国乎?曰: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无往而不适用者也。
自由之界说曰: 人人自由,而以不侵人之自由为界。 ……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野蛮时代,个人之自由胜,而团体之自由亡;文明时代,团体之自由强,而个人之自由减。
天下未有内不自整,而能与外为竞者。……故真自由者必能服从。服从者何?服法律也。法律者,我所制定之,以保护我自由,而亦以钳束我自由者也。
吾亦曰:辱莫大于心奴,而身奴斯为末矣。夫人强迫我以为奴隶者,吾不乐焉,可以一旦起而脱其绊也,十九世纪各国之民变是也。……独至心中之奴隶,其成立也,非由他力之所得加;其解脱也,亦非由他力之所得助。……若有欲求真自由者乎,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1)梁启超宣传自由思想的背景是什么?(2分)
(2)根据以上材料,概述梁启超的自由观。(8分)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自由观?(15分)

2.

(2015·上海黄浦二模·40)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简表

阶段

时间

中西文化交流简况

第一阶段

18001839

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请的中 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药,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离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

第二阶段

18401860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第三阶段

18601895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

第四阶段

18951900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认识变化的外部原因。(5分)
(2)根据上述表格,编写20世纪第一个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简况(注明起讫时间)。(5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15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2015·上海青浦一模·40)西学东渐(25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

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

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

美术

西方绘画技法

音乐

西洋乐器

建筑

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 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历程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了长久以来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符号的《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末至民国时期 译书 内容变化的特点。(6分)
(2)概括材料一注中 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的影响。(4分)
(3)你如何理解明末以来的 西学东渐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