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享誉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中六处空缺内容。(10分) ![]()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10分)制瓷业被称为
“土与火的艺术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 “秘色瓷 ”)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是 “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 ”, “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 ”,因而他戏称之为 “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 “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6分) |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佴(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元史》 材料二 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定期到官府服役者)百二十三万,构占工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其余为坐匠。……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匠可以以银代役,后又规定一律以银代役。——《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入清以后) “原匠子孙逃故无遗 ”,止存户籍。1645年,顺治帝 “免直省(直隶)京班匠,并除其匠籍 ”。……康熙以后,最后废除了匠籍。——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元朝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管理模式会造成什么弊端?(8分) (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和影响?(6分)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二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汉书·货殖列传》 材料三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 “丝绸人 ”之称。——翦伯赞《秦汉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 “三服官 ”和 “东西织室 ”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8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4分)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 “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的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