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2·江苏高考·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北京高考·16)明堂(10分)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 朝诸侯 祀文王 。《周礼》记载,西周明堂 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 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 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 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 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 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 起明堂 ,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 布政事 。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4分)

2.

(2019·上海高考·23)时代教育(25分)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引入深思。
材料一 魏晋以后,门阀政治影响及于选才, 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 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惟科举设进士、明经诸科,”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力功,罕穷旨趣。 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从此遗逸。 天下士子以科举为唯一出路,科举遂成教育重心。

——改编自《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 1860年代,奕䜣等奏称:与外国交涉,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设立同文馆,招考斗又、天文、算学,采西学、制于器为自强之道。
1898年,康有为奏称:西人之于民,皆思教之而得其用,教之以算数国史、天文地理、化光电重、内政外交之学,惟恐其民之不智。吾之教民,束缚于八股帖括之中,惟恐其民之不愚。
清末新政时期,学者倡议: 教育一事,当全国划一,故以颁教育制度为第一要务。 督学大臣张百熙等奏称: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成法,拟学堂章程,颁行各省,裁减科举,归重学堂。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教育的宗旨是:军国民教育(偏于强身健体)、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和根本。

——摘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一,概述隋唐科举产生的原因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近代以来教育理念的变化。(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15分)

3.

(2014·福建高考·38)(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10分)
(4)在近代,科举制 西国莫不慕之 ,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