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0·江苏高考·25)【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10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8·浙江湖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公元前秦始皇此前的分封制为郡县制以来,即实行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这些都将在城市面貌上反映出来,即逐渐采取了早在周代就已经有所实现的规整对称、王宫或地方衙署居中、具有中心轴线、方正谨严的形态。

——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康熙一生之中除了西巡,还进行了多次南巡。南怀仁写道,他亲切的接近百姓,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看见自己,就像在北京的惯例一样,他谕令卫兵们不许阻止百姓靠近。

——根据《鞑靼旅行记》(南怀仁)、《康熙起居注》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怀仁认为康熙帝巡视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康熙南巡曲阜祭拜孔庙的历史作用。(4分)

2.

(2017·浙江湖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34)中国宫殿是建筑中的精品,它的修筑及留存,具有复杂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这座比颐和园大一倍的皇家园林,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场所。它融合了很多蒙古西藏的民族风格,其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蒙藏等各种上层人物进入山庄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它兴建后,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据人民版《世界文化遗产》、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颐和园。仅修筑德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费七十余万两银子。为了赶在慈禧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是战争的步伐迈得还要快些:这一年的七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了。
关于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②宫殿修筑有利于巩固统治,也可能误国扰民。

——摘编自陈文海主编《世界文化遗产导论》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承德避暑山庄的功能。康熙帝为了团结蒙藏人民,采取了哪些 修得民心 的举措。(4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于哪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和殿为例加以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

(2015·江苏高考·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10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论 明君 执政之 君道 ,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不可任情以轻重 。此后,太宗提出: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 何谓为明君? 魏征说: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并说 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 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 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 ,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 明君 执政概括唐太宗的 君道 内涵。(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 君道 产生的客观因素。(3分)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 君道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