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安徽高考·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海南高考·7)据表2可知,梁启超(  )

表2   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

1898

各国竞争的起因在于欧洲全境生产过度,其所产物在欧洲已无销场,不能不觅销售之地

1902

欧洲区区之地,断不能容此孳生蕃衍之民族,使之各得其所,因而不得不采取殖民政略以扩大容身之地。

1919

国际联盟是实现将来理想的世界大同最良之手段。巴黎和会一定能建成体现人类大合同、大进化之国际同盟的基础——以扫廓过去民族竞争造成的一切扰攘根源

A.希望西方国家给予经济援助 B.基于变法革新进行社会改造 C.宣传民权思想实现君主立宪 D.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

2.

(2018·北京高考·21)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 凡国民,必须取姓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3.

(2015·北京高考·23)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 古今之画像照片 宣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