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2·福建高考·41)(15分)选做题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7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4·山东淄博二模·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德国是宗教改革的故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路德并未采取步骧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4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 “平衡自己 ”,却 “立时钟声大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6分) |
2. |
(2007·广东高考·31)(9分)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 ”,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3分) (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6分) |
3. |
(2013·浙江自选模块·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模块(10分)
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说: “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 ” 材料二 恩格斯说: “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依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的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原意的是(3分,答案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C.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对“人间的王国”的贡献。(4分) (3)比较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局限性。(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