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四川绵阳二模·13)(26分)实行依法治国和制度建设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与罗马法(据《〈唐律疏议〉:垂范后世的盛唐法典》等)
材料三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说: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在制度上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1)唐代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比较《唐律》与罗马法在法律理念、内容、影响方面的不同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法制建设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没有建成法治国家的原因。(10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 “特殊的民主方式 ”在制度上有何具体表现?(4分)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何认识?(4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1·北京朝阳区二模·18)革命圣地(8分)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有许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为图片中的 “革命圣地 ”撰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任选其二,史实全面,逻辑清晰) |
2. |
4(2019·湖北武汉二月调研考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选举 ”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 “选举 ”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 “贤 ”选 “贤 ”。……西汉时岁举和特举 “贤良方正 ” “明法 ”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 “取士不问家世 ”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二 选举政治是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孙中山指出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民国初年参议员选举法有44条,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有121条,国会组织法22条。——摘编自谢冬慧《我国选举制度的近代嬗变》 材料三 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得以实现。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 “整顿作风,迎接普选 ”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摘编自熊秋良《“选举下乡”与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 “选举 ”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选举制度嬗变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 “选举下乡 ”的意义。(4分) |
3. |
(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模拟测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第三次在1949年……。 ——【美】斯塔夫里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中的 “三次大革命 ”分别使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2)请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并建立了怎样的民主政治制度?(3分) (4)从上述政治制度的变革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