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山东济南高三期末·36)(16分)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 战略性调整 ,并说明这种调整 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江西宜春高三上学期期末·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90年代单边主义一度大行其道,美国不顾包括西欧主要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似乎受挫。美国学者克劳斯·海默在90年代初宣称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在这种单极论盛行下,基辛格头脑冷静,在1993年告诚世人,由于共同敌人和威胁的消失,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

——摘编自人民网学术论坛《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20)冷战(9分)
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下表简要梳理。

美国

苏联

史料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现在,胜利表明,我们的苏维埃社会制度赢了,苏维埃社会制度已证明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具有活力、更加稳定,……比任何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加优秀的社会组织形式。

——斯大林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入侵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有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

观点

①领导世界的强烈欲望

②自身经济制度及需求

③反共意识形态的影响

④保卫西部边界的安全

⑤高度集中体制的优势

⑥帝国主义会发动战争

依据材料及所学,从上述观点中,选取你认为合理的的3个,对冷战的起源做出历史解释。(9分)(要求:选取双方观点,明确列出三点,互相联系,展开论述。)

3.

(2020·江苏苏州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23)(13分)
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成大国,而现成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这被称为 修昔底德陷阱 ,几乎已被视为国际关系的 铁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冷战后美国的东亚战略变化是针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其实质仍在强化和维持美国在区域内的主导地位和战略影响力。美国意识到中国在地区中的影响扩大已经出现可能挑战其霸权的趋势,其战略要旨在牵制中国发展和维护美国利益。

——张晟泽《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与中国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意图。(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现代中美关系为例,就中美应 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