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广东中山高三期末·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曾说过: 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

——摘自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

材料二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材料三 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 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材料四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诸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概括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凡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厌惟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产生的促进作用?(4分)
(2)试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神学的东西 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 科学本体 的历史事件。(1分)并说明你对 科学本体 的理解?(2分)
(4)据材料一、四,指出达?芬奇与陈独秀主张的共通之处,并简析陈独秀积极倡导这种主张的原因?(3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6·江苏苏州高三期末·22)(12分)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借重于古圣先王,在传统包袱沉重的中国、变化幅度最大的近代:演出最有声有色的现代剧,从而赢得人们的共鸣……这暴露了维新派受制封建群体意识,认为必须把西学和中学结合起来才适合国情。抽象地看这是对的,学习外国的东西,如不与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民族化是没有出路的。然而维新派的所谓 中学 实为儒家思想为主体的 旧学 ,并不见民族化……不能不指出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竭力装扮封建文化来为资产阶级的近代化变革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这本身就是一曲悲剧。

——黄达诚《试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中外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派与东方文化派产生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西方文化的性质差异是 古今之别 ,还是 中外之异 ;并由此产生学理(科学上的原理或法则)上的差异,前者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后者强调文化的民族性。我们以前只讲历史的评价,忽略了东方文化派在学理上的贡献,这固然是片面的,但如今有的学者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只以学理的标准来评价新文化派和东方文化派,而放弃了历史评价的标准,贬斥前者,而肯定后者,这同样是片面的。

——郑大华《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思想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7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派的主张及其局限。(4分)
(3)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前后文化派别评价原则的认识。(1分)

2.

(2015·安徽淮南高三期末·36)(34分)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 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为主题展开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经济文明的交流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主题三 东西文明的碰撞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把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为夷、番、鬼。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 “Modem”翻译成 文明 文明 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 文明戏
探究主题四 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 保存国粹 ,一是 醉心欧化 ……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1)依据探究主题一的材料,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8分)
(2)依据探究主题二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的引入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3)阅读探究主题三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 文明 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接受西方 文明 给中国近代带来怎样的影响。(11分)
(4)探究主题四的材料中作者认为应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针对中西方文化 两种极端的倾向 ,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9分)

3.

(2015·北京西城高三期末·43)(16分)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发展,国家主权理论逐渐形成并丰富。
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1530—1596)是近代西方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他指出:没有主权就不成其为国家。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 超乎公民与居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 。他认为, 家庭是一切国家的真正由来和起源,” 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统治者,一个领主。 国家主权来源于家长——即君主。
(1)概括布丹关于国家主权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时代背景。(6分)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于1690年发表《政府论》,认为最好的政府形式是由议会行使最高主权的立宪君主制。而为了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主权必须通过以下方式受到限制:其一,人民在政府不能保障其自由的时候可以起来推翻它;其二,必须对主权进行分割,将它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让三者互相牵制,以杜绝权利的滥用和专制现象的发生。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洛克思想的影响。(6分)
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强调,国家最高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人民行使国家主权就称为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它来源于共同体和它的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因而对全体公民都有约束力。其唯一目的是维护公共幸福,并以公共力量和最高权力为保障, 任何拒不服从公意的人,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
(3)与布丹相比,卢梭关于国家主权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简述其历史意义。(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