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河南信阳二模·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司制度也称 “土官制度 ”,是中央王朝对少教民族地区实行管理统治的羁縻制度。自元朝开始,恩施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由朝廷颁发印信,每年需向朝廷进贡,并有征调赋役的义务。其地位世代相袭以保持独家统治特权。他们掌握着军、政、经济、文化及诉讼、刑罚等。政治上依靠封建王朝,册封世袭,划疆分治,军事上实行土兵制度,以种官田、服兵役的方式把农奴组织成土官武装。在土司制度下的百姓皆为农奴,这种封建农奴制就是土司制度的经济基础。恩施地区土司以明代为最盛时期,当时的大小土司有35 个。 所谓 “改土归流 ”,就是把永久世袭的土官改变为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明朝以来开始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清朝也不断地实行改土归流政策。1731年(雍正九年)改土归流高潮结束,基本上完成了清政府预期任务,大部分土司地区皆改为流官统治。政治上废除土司的统治;经济上在土司地区实行科田纳粮,由中央王朝直接征收粮赋;军事上解除土司的武装和收缴土司的武器。 ——摘编自《中国土司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述元明清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原因和积极作用。(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时期的 “改土归流 ”。(6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7·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三·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 “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魏氏承颠覆之运……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之明暗,诚令典也。 ”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晋书》 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 “至公 ”……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 “平民政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材料一中卫瓘关于选官方面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据材料一,说明这一主张有何积极作用?(4分)(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6分) (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4分) |
2. |
(2016·四川高考适应性测试·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 表2 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
|||||||||||||||||||||||||||||||||||||||||||||||||||||||||||||||||||||||||||||
3. |
(福州八中09届高三第二次质检)(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