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三·10)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 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 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 )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 )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括号中省略的最有可能是(  )
A.民主主义 B.资本主义 C.全球化 D.民族主义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4·山东烟台高三第一学期期中·9)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2.

(2014·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3)《全球通史》说: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 一超多强 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致使地方主义发展

3.

(2014·重庆万州一模·12)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 

 

 

A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

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看,其根本原因在于苏联长期推行余粮收集制

B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C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是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高度肯定

D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