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山东德州高三期末·2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 民国初形成的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是否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天津部分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6)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 大变动 在中央的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以明清史实为例,说明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的观点。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件体现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性质与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初创时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将以往的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改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和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 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等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法治建设发展进程。
(4)综上,谈谈从古至今,你对我国政治建设的认识。

2.

(2014·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34)(14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 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 非绣衣不服 ,大户婢女 非大红裹衣不华 (《阅世篇》卷八)。 团龙、立龙 已成为平常百姓常用的服装花纹。……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 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摘自《上海研究资料》

(2)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观察下面图片:
3175.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从上面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说明现象和原因。(6分)

3.

(2011年1月东莞市高三期末调研39题)(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 享乐 糜烂 ,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 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 食糖代表着 享乐 糜烂 ”的原因?(4分)
(2)从 食糖代表着 享乐 糜烂 ”到英国工人 红茶加糖 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8分)
(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 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 ,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
(4)材料三中 功能糖应运而生 的社会原因有哪些?(4分)试评价这种现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