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四川泸州高三第一次质量诊断)(32 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材料二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 材料三 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知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扰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者,聚族而争。众愤所知,何所不至。彼虽曰自能派人看守防御,设其人为百姓所找,彼能晏然不问乎?设我百姓为其人所栽,我能晏然不问乎?万事皆可从权,民心必不可失。应谕以中外一体,彼此顺民情。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后无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 ——(清) 沈葆祯;《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3)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8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进的生产力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4·云南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家,甜蜜的家 ”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中产阶级(包括经理、作家、教师、医生、律师等)的忠实信仰。当时有作家写道: “我在办公室里的生活与在家中的生活完全分离,我有两个自己:我是一个公民,我是一个男人。 ”当时有一封家信中说道: “他以为他可永远占有这个阶梯,殊不知他麾下某位头脑敏捷、胆识过人的家伙已突然取而代之 ”,有学者指出 “家的真正本质是避难所 ”。在家庭内法律支持社会的传统,即父亲的意志是最高的。法律赋予丈夫对妻儿几乎绝对的统治权。 “家庭天使观 ”是 “甜蜜的家 ”之观念中又一个重要内涵。它认为家是一个妇女的工程,女人最主要的职责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他们的价值观为这一时期英国人,甚至包括工人阶级的普遍认同。维多利亚女王努力在人民心目中树立 “国母 ”形象,一篇曾刊于家庭经济杂志的文章就指出: “没有了家,大英帝国也不可能荣华。 ” ——摘编自李宝芳《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观念》等 材料二 20世纪20一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农村家庭的消费资料仍有一半或更多来自自家的农产品,以家长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居多。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 “无爱情即离婚 ”,上海 “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 ”,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 “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 “甜蜜的家 ”之观念形成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社会因素。(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阐述你对家庭变迁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3分) |
2. |
(2014·广东肇庆一模·38)(24分)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材料二 “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 ”是当时流行的口号。……当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时,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 “还是水平问题啊! ” 材料三 城市公共交通遇到了一种尴尬,……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曾几何时,……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也涌到城市找工作,……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三轮车也卷土重来。 ——据《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8分)(2)以材料二汽车制造业为例,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的生产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3)材料三中的 “尴尬 ”指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8分) |
3. |
(25分)(201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652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英国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摘自《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三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 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 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此外,法国采取 “输出限额制 ”,德国创立 “以货易货制 ”,其他国家纷纷效法。——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 关贸总协定的序言明确规定其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材料五 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一项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被认定为被人为低估,美国政府有权对来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过这项法案需要由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最终能否成为美国新的、可操作的贸易法规仍存悬念。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10月1日至15日半个月的时间,美国制造的对华贸易摩擦事件就多达24起。 (1)材料一、三、五与材料二、四所实行政策有何不同之处?(2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一归纳《航海条例》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一和材料三政策实施各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6分) (3)材料二和材料四政策实施的背景各是什么?(6分)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2分) (4)据材料五,结合以上述材料及其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