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南京市金陵中学08高三暑假测试)(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据统计,美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 “泰罗制 ”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 “重要分水岭 ”的含义是什么?(2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4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 “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的。(6分)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2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4·江苏南通二模·21)(12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 “繁华富庶,不下江南。 ”……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 “所出布匹,日以万计。 ”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4分) |
||||||||||||||||||||||||
2. |
(201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 “自然秩序 ”被一只 “看不见的手 ”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 “看不见的手 ”所造成的 “自然秩序 ”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 “看不见的手 ”去发挥作用。 ——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和其他著作中认为:投资对利率变动与未来收益的预期反应灵敏,是决定经济活动水平的动态因素。这就是表明政府采取谨慎而适当的行动是能够恢复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改变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政府就能直接影响商品和劳务需求量;通过金融倾向政策以控制利率,政府就间接影响投资的水平。——《凯恩斯经济学》 材料三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 “大锅饭 ”、职工吃企业 “大锅饭 ”的局面……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5分)(2)材料二反映的思想与材料一有什么不同?分析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实质及其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6分) (3)材料二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为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措施是什么?(6分) |
3. |
(兴化市08模拟)(12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 “新发现 ”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1分)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与材料二中两次工业革命成果有关的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历史事件。(3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的地位如何(1分)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1分) (4)材料二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1分) (5)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