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7年深圳调研)(12分)分析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3分)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5分)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3)(13分)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 内在动力 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 地球是圆的 等进步光芒。
——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 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 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材料四 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 内在动力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归纳 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 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 第一次全球化 相比,有何显著特点?(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材料四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2分)

2.

(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29题)(13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l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分)玉米能传入中国的外部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 理性 ,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 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 伏尔泰也说: 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 ,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2分)其本质目的何在?(2分)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的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自然就解决了。

——《中国革命论》

(3)结合当时的具体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3分)
材料四 当今中国青少年喜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鸭泡泡糖……就连含高脂肪高糖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 所向披靡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4)材料四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26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材料二 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正是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才使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正是重视科技发明、信奉 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 ,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年前,我们以 摸着石头过河 的勇气、 杀出一条血路 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材料一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中国经历了哪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型? (4分)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赶上现代化的最新浪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