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调研)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有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2分) 材料二 《汉书》 “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2)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材料三 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是三权分立,而不是三权对立。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1·江西八所重点中学高三4月联考·41)民法典被誉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步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出于巩固统治、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的需要,强势推动民法典编纂,立法方针、立法原则与立法人员都由政府决定。整个民法典编篡历时三年,由主要仿《德国民法典》的《大清民律草案》发展而来,各编相继完成,次第公布施行。新知识精英参与执政,他们秉承对三民主义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贯彻于立法原则和条文中,导致法典过于精英化和政治化,基本上在封闭状态下完成,缺乏对舆情的了解。用大陆法系的标准来衡量,民国民法典 “集现代各国民法之精英,而弃其糟粕 ”, “在改革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开创私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方面,较之法国民法尤有过之 ”。 ——摘编自张生、李彤《民国民法典的编订:政府与法学家的合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的特点及影响。(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6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和新中国民法典的差异。(7分) |
||||||
2. |
(2019·
“四省八校
”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秦国已经置县。不过,此时的秦还是一个僻居西部的小国。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而秦国置郡,还仅见于战国时期的史料记载。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发展,促进了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早在商鞅变法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以什伍为制重编户籍,以军功定尊卑爵秩等等措施,就是要铲除旧的血缘关系。汉代的异姓与同姓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至汉武帝时代,诸侯王割据势力被铲除,君主专制制度才真正得以巩固。秦汉皇朝控制地方的措施,主要为掌握郡县主要官员的任免权,分离郡县的行政权与军权,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管理范围涉及民政、财政、司法、教育、选举、监督等诸多方面。不过,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郡丞和长史辅佐郡守,郡尉主管武事,各类行政部门均有主管官员,为列曹等。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长),县的各类部门也设立主管官员,郡守、县令(长)分别主持郡、县之政务,郡辖县、县辖乡、里等基层组织。在郡县内部,还建立了监察和考核制度,监督官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中央政府对郡县实行严格的控制。秦汉的官僚机构犹如一座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塔顶是至高无上、独揽国家大权的皇帝。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罗马行省制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西西里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仍有过多次重大改革,管理体制更趋于完善。行省制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以及罗马公民权与土地占有权和服兵役权三者的结合,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经过从奥古斯都至戴克里先(公元285年至305年)长达三百余年的时间,罗马政体才由元首制过渡到君主专制。罗马帝国皇帝控制了行省主要官员的任命,行省总督不再握有军权,对行省监督也趋于严格。在戴克里先时代,包括行省总督在内的所有高级行政长官的任命以及军团长官的任命都是由君主亲自签署的。但是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的管理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二是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的事务。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对城市事务干预也越来越多,城市自治的性质逐渐消失,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汉郡县制与罗马行省制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存在差异的原因。(13分) |
3. |
(2016·江苏南通一模·22)(13分)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 “不 ”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 “沉沦 ”转而 “上升 ”的趋势。——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1)材料一中 “旧邦新造 ”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 “揖美追欧 ”的?(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 “从 ‘沉沦 ’转而 ‘上升 ’趋势 ”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