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陕西咸阳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摇篮的原因?(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6·北京昌平二模·37)(36分)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现象
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各阶级内部有较细的等级划分。《左传·昭公七年》记载: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役使)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台。 其中王、公、大夫为贵族,士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以下为奴隶,奴隶又分为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平民又分为国人与野人。
古罗马城邦社会总体而言应是等级制社会,通常存在着公民、自由民和奴隶三大等级。公民为本邦人,身份自由并拥有公民权和相应的份地。自由民是指身份自由而不拥有公民权的人。奴隶则在法律身份上是完全不自由的。这三大等级在当时来看主要是法律身份的不同,而并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划分。
(1)结合材料和所学,比较西周与古罗马社会结构的不同,(8分)并说明这种不同背后反映的政治状况。(4分)
1523年至1525年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提出了 三种秩序 的理论。路德认为: 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又分为 不可见的教会 可见的教会 。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或信仰者的心灵之中,是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间,但只是一种世俗的组织,如同政府和家庭一样,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归世俗的政府管理。
(2)依据材料,概括路德的核心思想。(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路德的宗教改革对德意志走向近代社会所起到的推动作用。(8分)
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时间

流行词汇

18401912

师夷长技 洋布 洋火 兴民权 革命……

19121949

共和  约法 民主  科学 实业救国  ……

19491978

列宁装  三大改造 人民代表   粮票……

1978年以后

专业户  乡镇企业 村民委员会 股票 互联网……

(3)结合材料和所学,从 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 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

(2016·天津河北一模·12)(18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特征的法律体系(罗马法系、英国法系、中华法系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中国古代历来 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礼与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

——李显冬《试论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开放性体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传统中华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2分)
材料二 世界主要法系分布图

(2)观察上图,写出图中A.B两个区域的法系名称。(2分)
材料三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1788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 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 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6分)
材料四 法制 就是法律制度,而 法治 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 法治 的本质不是 治民 ,而是 民治 ,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4)试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4分)
(5)综上,谈谈你对 法制 法治 的认识。(4分)

3.

(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25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孔中山全集》

材料四 法治 的本质不是 治民 ,而是 民治 ,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4分)
(2)材料三中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分析其法治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的原因。(5分)
(3)材料四中的 民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落实的?20世纪末中国 法治 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