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1·信阳高三一调)(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陂拉图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公元前459年30岁了。这一年是一个好收成的年份,家里的收成有300麦斗。有一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陂拉图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 “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 ”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 ‘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作为首席将军的伯利克里大声训斥一些不愿意参加公民大会的男子。今天公民大会的议题有三项第一项是对即将离任的执政官进行任期审核。第二项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第三项是对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进行辩论和表决。五百人议事会在公民大会结束后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公民大会结束后,陂拉图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他成为陪审法许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并加入了言论法庭,这个法庭共501人。今天讨论是历史申诉案 “苏格拉底之死 ”,在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腐蚀青年、否定神并宣称自己是新神的罪名而被处死。经过激烈的辩论,法庭决定维持原判。 请回答 (1)陂拉图 “很愿意去 ”参加公民大会的经济原因是什么?(2分) (2)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看法。(12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8·四川绵阳一模·40)(25分)东西方
“人民
”、
“公民
”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 “人 ”与 “民 ”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 “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 “呷 ”(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 “盲其一目以为奴征 ”(或在人面前恭顺),即 “民 ”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 “民 ”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 “君主、群臣百官 ”相对应的字。 “民 ”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 “民 ”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 “人民主权 ”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人民 ”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 “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 “属于城邦的人 ”,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 “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 “人民 ”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 “人民 ”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10分) |
2. |
(2016·河南六市一模·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平等享有主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按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 “三权分立 ”的轮廓是明确的。这三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民主 ”的含义在古希腊就是人人统治,从而人人不得受到任何人的统治,所以他的基本取向是 “自由 ”或不受干预的自由。人不能忍受任何约束,否则就会群起攻击领导人为 “寡头分子 ”,要求惩办他们。民主与法治处于尖锐的冲突中。一般现代人认为,法律的基础是民主,法治和民主是一回事。在古希腊, “人民 ”是一个集合名词,它体现作为一个整体的公民群体,个体是完全从属于群体的,他没有脱离于群体之外的自由。在现代的民主政治中,个体一面从属于群体,一面却享有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享有自由。近代的民主国家,由于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商品经济日盛,古代城邦的简单直接民主制的外壳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也不适用于民主国家,这是由直接民主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决定的。代议制民主与直接民主制相比,它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是明显的。——摘编自龚月萍《浅探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异同》 材料三 中国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另外一种选择,这就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并争取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超越西方,超越西方模式。最终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会认识到跟着西方模式走,路只会越走越窄,而大胆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才可能真正成功。——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民主与雅典民主的不同。(8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答出3点即可)(3分) |
3. |
(201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 “优越性 ”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万8千人,其余为外邦人。——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三 美国宪法在特殊的年代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保留了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史上最大的隐患——内战。——曲超《一本书看透美国》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 “东方君主专制 ”是片面的。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 ”的观点。(9分)(2)材料四所涉宪法与材料三提及的宪法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两部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异同?(6分) (3)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