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3分)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 “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 “游美学务处 ”,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 “清华学堂 ”。由 “退款办学 ”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 “赔款学校 ”。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 “国耻纪念碑 ”, “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 ——《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材料二 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校训,形成了 “行胜于言 ”的纯朴校风和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的优良学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学校创建的背景、校风形成的原因和 “国耻纪念碑 ”对留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清华学堂创办的认识。(13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1·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贸易港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过前代。唐代主要贸易港有交州、广州、泉州、扬州等四大港、而宋代北自京东路,南至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这些港口不再是零星的点状分布,而是受经济和贸易状况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自成体系的区域。根据宋朝的市舶制度,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到市舶司领取公凭,回舶时必须赴市舶司接受抽解。未设立市舶司的港口贸易必然受到限制。宋政府常常用市舶司的废立调节各港口的地位。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口岸是内地水路来往或由水路改其他水路航线的旅客和货物转载设备的总称,包括沿海口岸和内地口岸两种。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五个沿海口岸为对外,的通商商埠,外国人可以在这五口自由居住与贸易。随着此后历次战败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陆续订立,中国被迫增开更多的沿海港口与内陆城市作为条约口岸,即所谓的 “约开口岸 ”。到了1894年,条约口岸的数量增至35处,且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就经济方面而言,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新式生产事业与商业活动的中心。 ——摘编自林矗《通商口岸对近代经济与教育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贸易港设置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通商口岸设置的背景和影响。(8分) |
2. |
(2014·浙江稽阳联谊学校二模·39)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达沃斯论坛上说,当前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有相似之处,当时英德虽然贸易往来密切,但还是发生了战争,中日需要引以为鉴。遭到中国强力谴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长毕洛夫 材料二 此时,德国已经是欧洲响当当的第一陆军强国了。……但是,当一个陆军强国开始谋求海上霸权,开始建立强大海军的时候,英国人就坐不住了,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1898年,德国通过了加强海军的法案,规定到1904年,德国要拥有17艘战列舰,9艘装甲巡洋舰,26艘轻型巡洋舰;1900年,德国又提出第二个扩充海军计划,几乎把建造军舰的数目增了一倍。从此,德国开始集中全力发展海军。 ——袁腾飞《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立体战争》 材料三 在当时,争夺制海权是一股思潮,美国海军将领马汉率先提出 “海权论 ”,影响极大。马汉从争夺世界霸权的角度出发,提出制海权是一国力量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战略因素,海洋的主要航线带来巨大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便有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使用。马汉同时强调海洋军事安全的重要,认为海洋可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海军对战争的影响比陆军更大。——袁腾飞《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立体战争》 材料四 2014年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主持例行记者会。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达沃斯论坛称,当前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有相似之处,当时英德虽然贾易往来密切,但还是发生了战争,中日需要引以为鉴.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日本领导人对历史的记忆不能错位。与其拿一战前的英掩关系说事儿,不如直面历史,深刻检讨一战前乃至整个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都干了些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页 材料五 2014年1月24日,在瑞士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询就日本首相安倍把中日关系比喻为一战前最终走向战争的英德关系作出回应。王毅说,这一说法时空错乱,莫名其妙。现在的世界与一百年前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包括中国在内的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世界和平是有保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页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德关系紧张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采取这些政策的根本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争夺制海权的理由。(6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 “一战前乃至于整个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干了些什么 ”的含义。列举 “一战前日本对中国干了些什么 ”的事例。(8分)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史和新中国的外交宗旨两个方面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6分) |
3. |
(2013·广东省广州执信中学高三期中)(26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个个大国凭借各种有利因素,迅速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崛起就曾经震撼全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是,年轻的国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二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的颁布与实施,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完成了工业革命,美国成为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德国等国蓬勃展开。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终于成为了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独立的标志是什么?这个文件有何重大意义?材料一中, “严峻的形势 ”是指什么?(8分) (2)材料二中的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6分) (3)材料三显示,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迅速腾飞。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有哪些重大发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美国,对当时晚清中国有何影响?(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