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8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 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 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辰、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责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 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7·江苏南通如东、徐州丰县高三第一次学期检测·21)(12分)自古代至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往往因时而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并未有人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体制尚未真正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 大变动 的表现。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 大变动 的原因。(6分)
(2)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的观点。(3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作者所指 已拆卸的旧体制 新的体制 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1分)

2.

(2015·广东广州二模·39)(26分)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古代中国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4分)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开辟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新型的工业化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对苏联发展的影响。(8分)
(3)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不断地调整。简述其表现,并指出其实质。(8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6分)

3.

(2014·北京海淀一模·39)人口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材料  明中叶后期,玉米、番薯自海外传入我国。它们不但高产,而且不与稻、麦争地,加之栽种培植极易,清朝时在我国普遍种植。雍正帝时,实行 摊丁入亩 ,将人头税纳入田地税中征收,人头税取消。大量隐匿人口得以上报和统计,也刺激了人口的大量生产。乾隆帝说 百余年太平天下,休养生息。天下户口之数,视昔多至十余倍。以一人耕种而供十数人之食,盖藏已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 。晚清学者汪士铎指出,由于 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

——摘编自陈权清《清代人口的增长与危机》

(1)清朝前期(1644年─1840年)是我国古代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阅读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