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9·广东高考·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问题:(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 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2分)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4分)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6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8.11·浙江高考·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J·M·凯恩斯说过: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德国在不到30年里彻底实现了工业革命, “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从一个 ‘诗人和思想家 ’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一定意义上,德国的电气工业主要是两个人的努力成果。德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早,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有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比较快的。从1951年到1971年,2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被誉为 “经济奇迹 ”。在德国学者看来,在现有的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辨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选自孙炳辉等《德国史纲》、《历史》必修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促进 “德国在不到30年里实现工业革命 ”的新能源是什么?概括说明德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重要发明成果。(4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邦德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并用一句话评价其对西欧经济所发挥的作用。(6分) |
2. |
(2008·广东高考·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过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据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 “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啊?(5分) (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 “向前迈进 ”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分) |
3. |
(2009·天津高考·12)(40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四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五 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六 1980年邓小平指出: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 “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 “办法 ”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2分)这种制度有何作用?(3分) (4)依据材料五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4分) (5)指出材料六中所说的 “几次波折 ”中最严重的一次。(2分)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发展 ”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8分) (6)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