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山东高考·46)【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2·湖南湘潭一模·20)【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
光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公文程式,开出了长长的救时方,建策往往同时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诸多方面。然而,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戊戌变法有了更大的展开面,波及更多人的内心。这与以往历史上少数人进行的 变法 新政 ,有了很大的区别。……方案种种,对策多多,却没有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对彼得、明治的模仿也只能是外貌,而不详其真精神。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 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归纳笔者认为 很大的区别 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不详其真精神 的根本原因。(6分)

2.

(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898年光绪帝在京师大学堂的演讲(节选)
在朕看来,平常大家学习程朱理学,学到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可是翻翻我们的历史,历朝历代,靠圣人之学,仁义道德当真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了?满口仁义道德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能够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吗?
重名节而轻实务,这黑面隐藏着的其实就是虚伪和虚弱。……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今日的世势,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1)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光绪帝演讲的背景和主张。(4分)
(2)据材料和所学简要评价光绪帝。(6分)

3.

(2020·江苏如皋高二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一·20)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分析历来是多视角的。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这些有力的措施可以用除旧与布新两个词组来总结,这对古式的儒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抨击。更多的读书人抛开四书五经与科考的束缚而去学习一些更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沉迷于泱泱大国的心态之中固步自封。对学术界产生了极深的震动,极大地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 戊戌变法虽然最后被后党无情摧毁了,但是它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清末新政提供了蓝本。措施可以被废除,可是新措施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用政治的手段来消弭的,戊戌新政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促使更多的青年人投身于中国现代化的革命洪流之中,最终清王朝葬身于受现代化思想影响的中国人的革命之中。

——以上摘编自《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在教育文化方面 除旧 布新 的措施。(2分)上述 除旧 布新 的措施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核心观点(不得照抄原文)。(1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在思想与政治方面的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