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海南高考·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重庆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现存约5万余尊,以佛教造像为主。石刻中的 牧牛 醉酒 养鸡女 等雕像,是生产和生活的生动表现,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菩萨不披袈裟,头着花冠,身饰缨络,颇似一尊宋代仕女像;另一尊母子像,母亲头包青丝帕,坦胸露乳,怀抱一男孩作喂奶状。这种头包丝帕的习俗,至今仍在大足边远农村地区沿袭。而 父母恩重经变图 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喂奶、母子同床等画面,并刻偈语: 三千条律令,不孝最为先,人间遭辟历(霹雳),地狱饮洋铜。
在一处接连开凿的三个洞窟中,居中一洞为佛像,佛左右侍立十大菩萨;左为道君洞,太上老君像高洁古朴,左右侍立 大法 真人 14尊像;右为文宣王洞,孔子头戴束巾,左右侍立颜回、仲由等十大弟子。

——摘编自刘长久等《大足石刻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大足石刻所体现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足石刻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07·海南高考·34)世界文化遗产荟萃(8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康熙帝》

(1)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4分)
(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4分)

2.

(2010·江苏高考·25)【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 宝顶 ,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 近代百戏之祖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3分)
(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4分)

3.

(2011·浙江自选模块·10)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 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 《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摘编自《昆曲与浙江》

材料二 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摘自《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曲成为世界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理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