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0·海南高考·29)(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出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3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全国高考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 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表2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

1286

5250

4044

6244

4782

6939

4907

9016

6802

8160

5791

7700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

1487

1211

159

1848

708

1533

501

1964

742

2705

969

2750

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8分)

2.

(2018·天津高考·14)(19分)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 世界上本无 修昔底德陷阱 ,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 修昔底德陷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 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 。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 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 修昔底德陷阱 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 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6分)
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5分)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2分)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 修昔底德陷阱 。(2分)

3.

(2014·广东高考·38)(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 漫画 美国最新式战车 (图10,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 3AEM”意为 财政贷款 ) 
图10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