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8·海南高考·2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区域性组织之一。

东盟大事年表

1967

东盟成立,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1971

签订《东南亚中立化宣言》。

1976

签订《东南来友好合作条约》,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1984

文莱加入东盟。

1992

决定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5—1999

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

1995

签订《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1997

首次举行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2002

分别与中国、日本达成一致,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2002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摘编自耿协峰《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的互动》等

(1)指出20世纪60年代影响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外部因素及表现。
(2)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
(3)概括东盟和欧盟共同的成功经验。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全国高考甲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 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表2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

1286

5250

4044

6244

4782

6939

4907

9016

6802

8160

5791

7700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

1487

1211

159

1848

708

1533

501

1964

742

2705

969

2750

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8分)

2.

(2018·天津高考·14)(19分)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 世界上本无 修昔底德陷阱 ,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 修昔底德陷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 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 。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 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 修昔底德陷阱 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 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6分)
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5分)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2分)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 修昔底德陷阱 。(2分)

3.

(2016·江苏高考·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 冷战 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 长电报 。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 长电报 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长电报 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 对手 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 长电报 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