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8·海南高考·3)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 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河北高考·3)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 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 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 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

2.

(2015·全国高考Ⅱ卷·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3.

(2015·安徽高考·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