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7·海南高考·34)世界文化遗产荟萃(8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康熙帝》

(1)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4分)
(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9.4·浙江高考·33)【加试题】站在时间的刻度上回望,更能感知时代的面貌和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艰苦抗战的岁月里,一位建筑学家在四川南溪李庄的斗室仍潜心于他所热爱的事业,奋笔写下一个学者的良知文字: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自 西式楼房 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 改善 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

——摘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材料二 倘祥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宛若置身于一幅大写意的清明上河图,让人体味一个商帮曾经的芳华。高耸的市楼,居于城的中央,一城风光尽收眼底。吟咏着梁思成先生的文字:街市、民居、市楼、桥梁、寺塔、城垣等等, 它们的壮丽或它们的朴实,它们的工艺与大胆的结构,或它们的亲切部署与简单的秩序 ,对于我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有意义。
有感于山西商人的创造力,梁启超任公先生曾在某一场合发言: 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有改良中国金融业之资格者……。诸君一举手,一投足,非徒诸君自身利害之所系,于国民经济、国家财政且有莫大影响焉

——选编自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分析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做的 逆时代 思考是什么?这位建筑学家的祈愿与思考在20世纪70年代变成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共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那些促使人们保护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历史教训。(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由平遥古城的市楼,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市楼角色的演变,并指出古代城中特定商业区的名称。②梁启超认为晋商具备了 改良中国金融业之资格 的依据是什么?请用一段话简要评价晋商活动的作用。(5分)

2.

(2017.11·浙江高考·33)【加试题】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

——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五卷

材料二 线性文化遗产 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轴线无疑是 线性文化遗产 的典型代表。
中轴线 而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 中轴线 表现了 择中 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

——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 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 的含义。综合材料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 中轴线 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6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对 择中 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就 皇家御苑 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4分。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3.

(2011·浙江自选模块·10)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 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 《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

——摘编自《昆曲与浙江》

材料二 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摘自《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曲成为世界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理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