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3.2018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2 浏览数:323

一、单选题

1.

天下为公 转变到 天下为家 开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

李白《少年行》有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岑参《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有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诗中的 胡人 当指(  )

A.印度人B.大秦人C.新罗人D.中亚人

3.

宋朝包拯记载: 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科举完善B.常年征战C.庆历新政D.文官体制

4.

岳飞的《满江红》有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句。词中的 胡虏 匈奴 代指(  )

A.契丹B.党项C.女真D.蒙古

5.

某文献记载: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最有可能记录该印刷技术的文献当是(  )

A.《新唐书》B.《宋史》C.《梦溪笔谈》D.《资治通鉴》

6.

明太祖曾作诗: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改变这种状况,他设立了(  )

A.内阁B.殿阁大学士C.锦衣卫D.东厂、西厂

7.

主张 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史德者,著书者之心术也 的史家是(  )

A.司马迁B.刘知幾C.司马光D.章学诚

8.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联批评的社会现象是(  )

A.鸦片泛滥B.虎门销烟C.列强暴行D.五口通商

9.

工部局 公董局 巡捕房 等机构最早当出现在近代中国的(  )

A.广州B.香港C.上海D.天津

10.

下图为位于上海中山东二路的一幢西式建筑。该企业的建立可以追溯到(  ) 

A.19世纪60、70年代B.19世纪9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70、80年代

11.

20世纪初,清廷发布上谕: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而可变者……如琴瑟之改弦。 由此,清政府开启了(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12.

下图风俗画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特征(  )

A.19世纪80年代B.19世纪90年代C.20世纪初期D.20世纪50年代

13.

下图是中国历史演进示意图,其中“D”处的社会政治主题是(  ) 

A.原始时代B.封建时代C.帝制时代D.共和时代

14.

家家言时务 人人谈西学 蔚然成风, 国民 国权 国耻 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 立国自强 成为思想界的共识。这些现象当出现在(  )

A.太平天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15.

下图所示袖标配用的时间是(  ) 

A.1931年B.1941年C.1932年D.1942年

16.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最常见的政治宣传画之一,这类题材画作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 

A.人民生活丰衣足食B.农业科技长足发展C.浮夸冒进之风普遍D.粮食产量空前提高

17.

这里见证了新时期的中国奇迹,发生了一个小渔村奇迹般的蜕变,从而成长为一个可以与对面的香港比肩而立的大都市。 这里 指的是(  )

A.广州B.深圳C.珠海D.东莞

18.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下列关于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认识,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对传统史学进行深入批判B.肯定了西方史学的先进之处C.对传统史学缺乏必要常识D.认识深刻但存在绝对化之处

19.

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 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B.土地改革 中美建交 人民公社 改革开放
C.人民公社 改革开放 土地改革 中美建交D.人民公社 土地改革 改革开放 中美建交

二、材料阅读

20.

图片中的中外交往(13分)
(1)上述图片所示内容中,可用作探究中外交往的原始史料有_________(填字母)。
(2)按时间顺序,对上述图片所示中外交往内容排序:_______(填字母)
①______ ;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⑥______。
(3)概述从汉代到清代中外交往的趋势。

21.

口述史中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变革(5分)
村子里的生产队开始变得冷清,批斗会基本上不用开了,连生产队的大喇叭也因为长时间不用坏掉了,镇上的革委会冷冷清清,没多久人民公社都被取消了。

——某村当年村支书陆某,2008年时73岁

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生意,没必要一定去务农。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

——上海郊区某皮革公司负责人张某,2008年时年55岁

对于年轻人而言,最高兴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玩的东西从广东那带传过来,以前只能看革命样板戏,看智取威虎山!现在可以跳迪斯科(笔者按:一种流行于80年代的大众舞种)、唱卡拉ok、邓丽君的歌和粤语歌最流行。

——上海某公司钳工,2008年时年51岁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发生了哪些变革?
(2)导致这些变革的关键性事件有哪些?
(3)上述材料能否作为研究20世纪80年代上海社会变革的史料?简述理由。(5分)

22.

高等教育与近代中国(23分)
材料一 1867年,清政府批准京师同文馆开设的科目:
必学科目:经学类。
可选科目:(1)外文股(含英文、法文、俄文三种);(2)天文股;(3)算学股。
(注:股,可理解为学科的意思)

——据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整理

材料二 1898年,清政府批准京师大学堂开设的科目:
通识类:(1)经学;(2)理学;(3)中外掌故学;(4)诸子学;(5)初级算学;(6)初级格致学;(7)初级政治学;(8)初级地理学;(9)文学;(10)体操学。
专门学:(1)高等格致学;(2)高等政治学;(3)高等地理学;(4)农学;(5)矿学;(6)工程学;(7)兵学;(8)卫生学。

——据郝平《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整理

材料三 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章程中规定大学门类分为七种,学生择其一种作为专业:(1)文科(中西文学、中西史学、中西哲学等);(2)理科(数、理、化等);(3)法科(法学、政治学等);(4)商科;(5)医科;(6)农科;(7)工科(工程类)。

——据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整理

(1)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儒家学说的地位和性质在高等教育科目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