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试题9] 〖名题分解〗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不限类型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38 浏览数:172

一、单选题

1.

(2011年3月赣州市摸底28题)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 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仪)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山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2.

(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7题) 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陈独秀这一观点(  )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

(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15题)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

(2011年4月安徽江南十校18题)近代一篇文章写道: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文章作者应该是(  )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新文化运动代表

5.

(2010·南京高三三模)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6.

(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1题)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2011年1月常德市质检14题)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间里,我国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8.

(07—08下南京市江宁区高二期末质检16题)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那么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9.

(2011年4月乌鲁木齐三模27题)刘半农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写到: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最早流行于(  )

A.戊戌变法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改革开放后

10.

(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9题)陈独秀指出: 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 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11.

(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5题)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 欺人之弱,乘人之丧 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 是东方的野蛮 。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12.

(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20题)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 

背景

对话

 1912年,清帝退位

 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

 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

 1917年清帝复辟

 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

 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

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  ) 

A.民风日新B.民智未开C.民权兴衰D.民族觉醒

13.

(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12题)新文化运动被誉为 思想文化领域的辛亥革命 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 。 这是因它(  )
①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④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⑤促进了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4.

(2012·江西南昌高三10月联考)陈独秀在1915年说: 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 这表明他(  )

A.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B.反对学习西方文化C.倡导民主共和政体D.彻底反对君主专制

15.

(2011年3月深圳市一模20题)2011年1月,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的 中国文化符号调查 结果公布,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依次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而周杰伦、韩寒均排在200名之后,这一结果反映(  )

A.中国传统典范及遗产深刻影响青年一代B.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
C.现代传媒带来的 追星 现象已不复存在D.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甚微

16.

(2011年5月北京丰台区二模16题)新文化运动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其主要作用是(  )

A.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B.改变无病呻吟的文学状况C.抛弃传统的意识形态D.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17.

(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32题)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B.孙中山——康有为——曾国藩C.康有为——孙中山——曾国藩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18.

(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8题)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 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

A.器物 制度 文化B.器物 文化 制度C.文化 制度 器物D.制度 文化 器物

19.

(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6题)1934年,国民党的一位高官批判某历史事件时说: 大部分均系破坏工作,以致吾国固有之文化摧毁无余 。他批判的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日本侵华

20.

(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7题)《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B.十月革命的影响C.文学革命的开展D.五四运动的影响

21.

(2012·广东六校高三二联)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 中学 西学 有机结合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22.

(2011年4月宣城二模16题)1962年,蒋介石曾对安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巨匠作挽联进行高度概括: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由此可判断这位文化巨匠应是(  )

A.梁启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

23.

(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32题)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B.孙中山——康有为——曾国藩C.康有为——孙中山——曾国藩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24.

(2011年3月湘潭市一模11题)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 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 并认为: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 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

A.梁启超B.陈独秀C.孙中山D.毛泽东

25.

(2011年4月琼海市模拟19题)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B.维新思潮C.马克思主义D.新文化运动

26.

(2011年3月深圳市一模17题)《胡适口述自传》中说: 那个以鼓吹 中国文艺复兴 文学革命 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 这段话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B.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C.新文化运动的 文学革命 失败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27.

(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0题)1914至1915年,袁世凯多次举行祭孔大典,并在天坛祭天。这一系列行为首先引发了(  )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D.护国运动

28.

(2011·广州高三调研测试)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者的行为最可能受到的影响是(  )

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说

二、材料阅读

29.

(2011年3月鹰潭市一模40题)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社会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37分)
材料一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5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2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总统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不过,1787年宪法所指的人民并非无差别地指社会上所有人,不包括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也不包括21岁以下的男性公民。宪法以生命、自由和财产代替了《独立宣言》中提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明确反映了对财产的保护。

——(特伦斯·汉弗来《美洲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特征。(4分)《美国宪法修正案》对《1787年宪法》做了哪些补充?(2分)从《1787年宪法》到《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建设怎样的趋向?(1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约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分)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对比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梁漱溟也为努力保卫中国文明的完整性而反对科学与民主,他宣称人类的生活依赖其基本的精神,所以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这是自损其命。……相反,胡适和其它一些西化提倡者喊道:到西方去!吴稚晖痛骂梁漱溟为 十七世纪的无用之物 。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各种的外来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涌入,在社会重建和民族振兴方面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观点:由胡适阐释、后来为国民党部分接受的实用主义及逐步进化方法,与中国共产党采用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方法。

——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4)根据材料四,概括当时中国思想界呈现的主要状态。(3分)如何认识这一状态?(4分)
材料五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5)根据材料五,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2分)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30.

(2011年3月菏泽市一模27题)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认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儒家思想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智者学派

(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其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差异对人类历史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8分)
材料三 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他看到,儒学用自身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不宣传神怪,这比欧洲由 上帝 来支配要进步得多;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信条就是 博爱 的本义,这就和 自由 平等 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2)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儒家文明?(4分)
材料四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抨击孔子的原因。(4分)对比材料三、四,指出两者对孔子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2分)
(4)综合上述内容,以 思想认识与历史发展 为题写一则小论文。(7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31.

(2011年5月安庆市三模35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 中国世纪 。伏尔泰就是一个 全盘华化论者 ,竞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 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整理有关资料

材料三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 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 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四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1)找出以上材料中不属于原始材料的一项(写出标号),并依据材料一概括出儒学的要义。(6分)
(2)如果要探究材料二中伏尔泰主张 全盘华化 的原因,该从那儿个方面入手?(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6分)
(4)对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8分)

3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语言之于思想是必要的工具,正如骏马之于骑士,最好的马只适合于最好的骑士。已如上述,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语言,只适合最好的思想,然而最好的思想只能来自天才和学识,所以最好的语言只适合于才识兼备的人。……我们记得,我们往往把俗语写诗的人称为诗人。

——但丁《论俗语》

材料二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 文化革命军 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迁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但丁的主要观点。(6分)材料二中,胡适 手举义旗 指的是什么?(1分)材料一、二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相似主张?(2分)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语言革新在以上材料所反映的运动中所起的作用。(6分)

33.

(2011年3月临沂市一模28题)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学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 壬子癸丑学制 ,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 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 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其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28岁,鲁迅36岁,李大钊29岁,蔡元培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已经63岁,辜鸿铭60岁,段祺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1分)
材料四 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l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4)根据材料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3分)
材料五 《论语·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朱熹集注: 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
(5)你是如何看待孔子的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思想的?(3分)

34.

(2011年3月菏泽市一模27题)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认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儒家思想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智者学派

(1)对比材料一、二,指出其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差异对人类历史发展造成的不同影响。(8分)
材料三 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他看到,儒学用自身道德伦理来协调人间事物,不宣传神怪,这比欧洲由 上帝 来支配要进步得多;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信条就是 博爱 的本义,这就和 自由 平等 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2)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儒家文明?(4分)
材料四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抨击孔子的原因。(4分)对比材料三、四,指出两者对孔子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2分)
(4)综合上述内容,以 思想认识与历史发展 为题写一则小论文。(7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35.

(2011年4月湘潭市二模26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买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二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新快报讯: 在2010年11月16日从济南举行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开馆典礼孔子文化大展上,记者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2所孔子学院、272个孔子课堂。
(1)简述材料一《讨粤匪檄》发表的背景与目的?(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康有为 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并分析其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儒学的态度?(1分)并分析这一态度对当时的影响。(2分)
(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风靡全球的原因是什么?(2分)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

36.

(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40题)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思想领航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纲领;同时,他的思想还具有超越那个时代的意义,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天仍能给我们以启发和激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 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众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预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

材料三 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人类求生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很容易。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冲突。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而不在于竞争,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如其他之动物焉,故斗争之性,乃动物性根之遗传于人类者,此种兽性当以早除之为妙也。…… 吾之意见,盖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助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也 ……“ 中国人向富于排外性质,与今之世界甚不相宜……以前事事不能进步,均由排外自大之故。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国之情势 的含义及孙中山 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的表现。(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新中国以来的历史分析其积极意义。(13分)

37.

(2011年4月天津市和平区一模12题)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 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 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 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 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 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 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 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5 分)
材料二 200 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 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 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 便有罪恶感。然而, 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 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 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 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 民为重, 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 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 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 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椎崇。
(2)依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6 分)。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2 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 五四 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 格义 (比较)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 五四 以后, 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 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 五四 以前和 五四 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5 分)
(4)综合上述材料, 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 2 分)

38.

(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35题) 政治民主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力追不舍的目标。(14分)
材料一 康有为在1898年的奏折中指出: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
(1)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说明提出这些主张的社会背景。(5分)
材料二 陈独秀在《一九一六年》中写道: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2)陈独秀的主张与康有为上述主张有何不同?陈独秀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怎样的努力?(5分)
材料三 1945年7月,国民参政员黄炎培在延安谈到一个政权 人亡政息 等周期律问题。毛泽东回答: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3)结合新中国成立前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走这条 新路 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