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9.2019届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4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1293

一、单选题

1.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

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2.

表2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
表2 汉代集议所引理据考 

时期

议题

理据

内容

汉文帝

民政·议可以佐百姓之急

灾异

阴阳不调,日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馑之害,谪见天地,灾及万民

汉武帝

礼法·议尊宝鼎

祥瑞

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

汉光武帝

人事·议郡守不宜频更

灾异

六年有日食之异

据此可以判断汉代(  )

A.民间迷信思想的盛行B.天人感应 观念普遍流行C.皇权政治的神秘色彩D.政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 无一日顿殊之理 ,还提出 水之理 物理 造算之理 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  )

A.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科技发展推动理学系统化C.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D.科学研究需借助理学思想

4.

清代中期,棉加工业等 低端 产业大多从苏州市区迁往郊区市镇,但其产品仍主要供应市区消费;苏州市区只保留了印刷业等 高端 产业,其原料大多来自郊区市镇工业。这说明此时的市镇(  )

A.经济独立性日益削弱B.区域分工更加明显C.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产业结构出现倒退

5.

表3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调兵速度情况表 

调出地

调入地

时间

安徽

浙江镇海

46

四川

广东广州

79

陕甘

浙江

90

孟买

澳门

25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清朝对军队难以有效控制B.中英交战双方都缺少增援C.英军完全控制了水路交通D.先进科技影响了兵力调动

6.

20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认为 中国之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 ,后来的版本只介绍孔子的生平。而上海文明书局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则侧重孔子思想评析,指出 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 。这反映出清末(  )

A.学校教育促进了传统观念的变革B.社会转型带来了认知的多元化C.废除科举否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D.革命思想主导着教科书的编纂

7.

抗战爆发以后,面对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在残酷艰难的苦痛中,反而使中国人 深深地感觉祖国的可宝贵,也都能深深地感觉到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是每一个中国人所不得不负起的重要责任 。这反映(  )

A.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觉达到新高度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起来C.中国抗战具有的持久性和艰苦性D.争取民主自由运动推进抗战胜利

8.

老百姓口中的 倒爷 一词广泛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指一些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的人。 倒爷 的出现说明(  )

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B.当时全国物资极度匮乏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D.人们普遍接受市场经济

9.

亚里士多德说,陶片放逐法之定立是为了防范那些权高位重者,而在该法出台后的前三年内,人们放逐的都是僭主的朋友。然而在第四年,它也被用于除去那些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据此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了该法(  )

A.维护民主制度的效果B.打击精英人物的倾向C.执行的盲目性随意性D.防范僭主政治的无力

10.

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利,认为这是 一个在上帝看来可恶可厌的罪恶 。但到了16世纪,人们已经承认 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 。人们观念的改变源于(  )

A.商品货币关系发展B.宗教改革的影响C.地理大发现的推动D.商业革命的需要

11.

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  )

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D.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2.

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对 扩展战略 的宗旨作了阐述,他说: 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 其根本目的是(  )

A.展示美国制度的优越B.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C.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D.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 封建 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 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材料二 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这就是 乡绅 阶层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另一方面又作为乡族利益的代表或代言人与政府抗衡,并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三 1982年九届人大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正式拉开国务院精简、合并机构的序幕。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于1983年也开始精简机构。在经济发达地区,将省辖中等城市周围的地委、行署与市委、市政府合并,由市领导周围各县。同时,中央决定下放权力,扩大地方的自主权。主要是扩大省市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和权限,中央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开始由直接管理向间接控制过渡。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传统 乡绅 阶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对地方政府管理机构进行了哪些改革探索。(4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个人生平节选

1744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此时法国国王为路易十五

1750

拉马克入学,在当地一所小有名气的教会学校学习,父亲希望将来他可以当个受人尊敬的牧师

1760

拉马克入伍,期间参加了英法争夺殖民地的七年战争17561763,因立功被破格提升为少尉

1768

拉马克结识卢梭,并拜卢梭为师,受启蒙思想影响,在卢梭的引导下开始生物学研究

1789

法国爆发大革命,亲眼目睹很多人涌上街头,参加声势浩大的革命斗争

1793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后,拉马克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建议将法国皇家植物园改名为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

1809

发表《动物哲学》,提出生物进化学说,否定神创说,指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其它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在教会的压力下,拿破仑解聘了拉马克,并指使人对拉马克的学说进行公开批判

1829

拉马克在冷漠和贫病交加中去世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面表格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04年,清政府颁布《陆军常备学堂办法》,规定军校分为四级,各省设讲武堂,弁目(班长)以上的士官都要经过各级军校培训,至清亡,已有各类军事学堂80多所,基本上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近代军事教育体系。其中最声名显赫的 北洋速成武备学堂 是黄埔军校之前中国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培养摇篮,直到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中的中坚将校还多半是毕业于此。
到国外学习军事也呈一时之盛。晚清仅赴日本学习军事的留学生就不下千人,大多思想激进,倾向革命。各省督抚争相延揽归国学生,其著者有蒋方震、蔡锷等。军人社会形象和待遇有了极大改善,新式军官品级崇高,甚至比文官更受重视,出现了 进身之阶,军功捷于科举 的过头现象。这除了纠正重文轻武的习俗偏见之外,还有尚武强国的时代寓意。更加上近代频发的战争环境,军人渐居国家正途的中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军事教育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军事教育改革的影响。(9分)

16.

【历史——修选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巴黎和会之后,山东悬案成为影响中国和美国国内政治乃至远东和太平洋国际局势的重要问题,也是华盛顿会议必须解决的问题。日本政府清楚,在形势变化之后,日本就不可能完全维持在山东的特权了。因此,日本在会前多次要求与中国直接交涉山东善后问题,以期能保留较多权益。但都遭到了中国的拒绝。日本转而请求美国调停,最后达成妥协。鲁案交涉长达两个月零4天,共举行了36次会议。美国在此期间不断向中日双方施加压力。1月27日,中日达成协议,2月4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也不是毫无所得。首先,日本仍然可以控制胶济铁路五到十年,仍然保持着在山东的经济优势。其次,日本在满蒙的既得利益没有受到触动。

——摘自刘笑盈《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山东悬案得以解决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山东悬案的解决对远东和太平洋国际局势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近代中国的学术界,新旧并存,学人蜂起,蔡元培即其一。他奇迹般地跻身于翰林文苑,却又轻抛功名,回乡兴办新式教育,随即走上反清道路。继而,又在德国苦学四年。民国初立,他作为首任教育总长,厉行变革,奠定共和教育的根基。几年后,他出掌北京大学,将一个沉闷萎靡的官衙式学堂改造成为焕发勃勃生机的新式学府。及至晚年,他主持国立中央研究院,初步确立了我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体系。他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追求和在民国文化教育史上的卓著功业,得到中外知识界的广泛推崇和尊敬: 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

——据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蔡元培 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能够 启发中国新文化 的原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