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0.2019届安徽省安庆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1379

一、单选题

1.

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到, 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这说明(  )

A.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B.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D.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

2.

《后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 诸曹侍中以上 往往 私贩 ,即官员们大都做起了生意。因此,当时的御史大夫,也是汉代的大学人贡禹向朝廷奏请: 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不)得私贩卖 。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实施B.官员从商不利于维护统治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

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价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时说: 门第之在当时,无论南北,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扩斯文,斯皆当时门第之功。故不当仅以变相之封建势力,虚无之庄老清谈,作为偏狭之抨击 作者意在强调(  )

A.九品中正制促进了南北统一B.门第存在的合理性C.道教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D.人才选拔的开放性

4.

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 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 对此合理解释是 (  )
清代人均GDP(1650—1840年)

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B.自然灾害的频发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D.人口爆炸式增长

5.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 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 表明孙中山主张(  )

A.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B.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D.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

6.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 完全之人物 。材料强调(  )

A.人的全面发展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弘扬传统文化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7.

1937年8月,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授予蒋介石紧急命令权: 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国防最高会议主席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 由此可见,全面抗战到来后,国民党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民主决策B.高度集权C.政党政治D.政治协商

8.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辑的《经济研究参考资料》,从1979年创刊到1980年底共出刊400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9.

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材料强调,民主(  )

A.增强国家认同感B.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C.左右国家的政局D.保障了公民公平参政

10.

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

A.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C.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D.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11.

亚当斯密认为 最有效率和最富生产性的专业化模式,是个人或国家都集中精力从事相对或比较而言比其他的人或国家效率更高的活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各国集中在其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时,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会变得比原先要好。 材料意在(  )

A.倡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B.呼吁国际资本的合理流通C.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走向D.论证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

12.

下图 英国脱欧的漫画反映出(  ) 

A.加入欧盟完全违背英国国家利益B.欧洲的联合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C.英国脱欧增加欧盟内部不稳定性D.英国脱欧必然会导致欧盟的解体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
中国的商贸历史十分悠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一 宋朝在雄州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的主渠道。辽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辽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赖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城内全部流通宋币。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藉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一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改变 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的诏令,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盖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 而月港 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 ……到明朝灭亡前的七十多年里,世界白银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世界三分之二的贸易和中国有关。

——摘编自《月港:大明天子的经济改革新区》

材料三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索,加大压力测试,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摘编自《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的积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67年前后明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隆庆开关后中国出现贸易顺差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一系列自贸试验区建立的意义。(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生态史观在历史研究中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如何发生作用。
环境不仅能改变人种的类别和迁徙习惯,而且可以打破空间隔绝,使得文明相互流通欧亚大草原形状象个哑铃,由东向西延伸,动植物跨越不会遇到不可逾越的环境阻隔,哑铃的两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通过幅员宽广的草原进行对流互动。可见环境隔绝与流通对文明发展的巨大支配力。
在生态史的框架内,美洲的发现早已不仅仅是个单纯的殖民侵略行动或孤立的政治事件,发生于500年前的环球航行以及对动植物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移植,以一种全新的会聚性模式取代了以往的历史演化进程。人们开始交换不同大陆的生命形式。疾病的播迁可能直接影响到了人口的増减。人类的迁移改变了自然的范围和本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侵害了生态边界,也改变了殖民地本身原有的历史格局。

——杨念群《从世界史全球史一—生态史观的贡献与局限》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围绕 环境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的教育体制自确立以后,在30多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出炉:确定了到200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深化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同时,逐步实行高校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加快教育立法步伐,抓紧制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批教育法律和行政法规。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认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清楚地表明世界大战并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划分阵线。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的中学教材还受苏联中心说的影响,把1941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说成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权夺利。日本的右翼势力则竭力把这场战争说成是日本和英美争夺对亚洲的解放权之争。1993年8月至今,不断有多位日本内阁长官,公然否定发动侵略战争。说什么 对整个大战都是侵略战争我表示怀疑 不打算一概而论说它是侵略战争 。1995年6月9日日本众议院通过的所谓终战决议连谢罪、道歉、悔过和侵略战争的词句都不肯写上。日本政界某些人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避罪态度和日本从经济政治大国走向军事大国的态势,已经引起中国和亚洲人民的高度警惕。

——摘编自黄安年《世界现代历史系列15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影响人们对二战性质认识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日本右翼势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并指出其产生的危害。(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詹姆斯·瓦特1776年改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 万能的原动机 ,1784年4月,英国政府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经过无数次实验,阿克莱特于1768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于次年申请了专利。1771年,他在诺丁汉郊区建了一家棉纱工厂,雇用了五千多名工人,利用自己发明的新机器进行纺织生产。……为工业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阿克莱特与瓦特在专利权诉讼中成为好友,二者的密切合作使蒸汽机与工厂第一次实现联姻。之前,由水车驱动的工厂都依河而建。而蒸汽机彻底解放了动力源,工厂纷纷搬到生活、交通和物流更方便的城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因工厂的聚集而迅速发展起来。

——摘编自《工匠的变异:英国工业革命浪潮下的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特和阿克莱特身上体现的 工匠精神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瓦特和阿克莱特的合作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