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6.2019届广东省江门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416

一、单选题

1.

以下为《诗经》中农业生产工具词汇出现次数的统计表,由此可知(  ) 

类别

词及次数

整地类农具词

412

收割类农具词

11

仓储类农具词

52321百室2

A.经部要籍兼具史部文献的价值B.集体农耕已经被个体农耕取代C.自然经济成为主导的经济成分D.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

2.

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代(  )

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C.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3.

北宋时,哲宗下诏: 初除转运判官、提举官须实历知县以上亲民人,提点刑狱以上须实历知州或通判人。 意即监司的官员必须有出任知县、知州或通判的经验。该项措施(  )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B.强化了各机构之间的制衡C.能遏制地方官员贪污腐化D.有助于提升监察官员素质

4.

明清时期, 苏湖熟,天下足 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  )

A.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落后B.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C.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5.

陈独秀认为,以往历次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 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 。由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其实质是一场关于 的运动,即要改变 ,要换 。这说明该运动(  )

A.继承了明末早期启蒙思想B.忽视了政党斗争的价值C.聚焦意识形态领域的革新D.旨在宣传国民革命运动

6.

下表为1913~1918年英、法输华货物总值表,据此可知 (  )
(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4951471

934

1917

5198918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3

296

A.中国外贸入超状况得以扭转B.西方经济侵略受到了抵制C.辛亥革命明确反帝取得成效D.民族工业的处境有所改善

7.

《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条例》规定,在已完成土地革命的地区推行土地登记,发放所有权证,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同时,对逃亡地主的态度变得较为温和,妥善安排他们的生计。这种做法(  )

A.体现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B.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D.扩大了解放战争的群众基础

8.

1954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提出,“(农业)第一步是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达到合作化;第二步是实行技术革命,达到大规模机械化。 1955年,毛泽东在文章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这反映出当时(  )

A.必须要优先发展重工业B.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C.欲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制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

9.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出现了官员问责机制,即 审查 。一方面对即将离任的各级官员进行强制性稽查,另一方面,公民也可以随时对公职人员发起指控,主持审查的人员也受该制度的约束。该举措(  )

A.引发了官员与公民之间的对立B.说明了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C.避免了官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D.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民主制度

10.

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  )

A.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B.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C.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D.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11.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 这些改变说明(  )

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12.

近年来,经济区域集团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而且扮演着政治角色。各集团成员为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必然谋求政治上的联合,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力量,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这表明(  )

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C.经济区域集团已转向以政治合作为主D.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教育关乎国家兴亡,中西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
材料一 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 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 学在官府 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 焚书坑儒 ,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 太学 并开始 以儒取士 。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 文字狱 。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 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世俗界包括国王都无权过问。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成为更完善的人,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1833年议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方案,1839年国家设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 ,1865年改组为 教育局 。1870年实施初等教育法。19世纪末英国官办学校达到2500个,基本上实现了小学普及教育和扫除了文盲。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评析中国古代教育制度。(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现象1

分别爆发于中、日两国的鸦片战争和黑船事件标志着东亚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英国商品的输出,促使印度等国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的生产方式的解体,本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不断发展。

现象2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此举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现象3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各国矛盾日益加深,最终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成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共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世界市场的发展要求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 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登国元年(386),在鲜卑贵族的拥戴下,拓跋珐复建代国,建年号登国,天兴元年(398)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初期的国家组织是一种鲜卑与华夏的混合体。针对魏晋以来九品官人法中 以等级差别的形式,叙列担任公卿至于郎吏这些官职所需要的人品等级 的官品制度,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495)、太和二十三年进行两次重大改革,将官分品、从,品与从品再分阶,进一步细化了官品的等级。这使官品由人品到官阶的性质转变,实现了汉唐间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进一步完善、明晰了古代官员的分级、分层管理制度,奠定了中古以后官员等级管理制度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陈长琦《官品的起源》

(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时期和北魏孝文帝时官品制度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官品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0月2日德军展开 台风行动 ,以求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攻占莫斯科的目标,希特勒认为这个城市的陷落将在短时间内导致苏联的全面崩溃。紧急形势下,莫斯科人民在3天内动员起来,12万人组成民兵和巷战小组,约45万人参加了修筑防御工事,四分之三以上是妇女。为强化红军抵抗的决心和提高人民的士气,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传统阅兵仪式,斯大林等领导人检阅了经过红场列宁墓前直接开赴前线的部队。由于苏联军民的奋勇抗击,加上德军原来以为在冬季来临前就可以打败苏联,没有御寒装备,当严寒到来时,德军冻伤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人数。苏军抓住战机大举反攻。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摆在希特勒面前的只能是一场持久的两线作战。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重大意义。(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新疆阿古柏叛乱时,胡雪岩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清廷赏赐胡雪岩一件黄马褂及二品红色顶戴,其就此成为著名的 红顶商人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 阜康 钱庄分号,被称为 活财神 。在杭州创立了 胡庆余堂 中药店,赢得 江南药王 之美誉。胡雪岩在亲笔跋文的 戒欺 一匾,被奉为店训。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最终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摘编自《胡雪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雪岩发家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胡雪岩结局惨淡的因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