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6.2019届广东省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1017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交战于邲。晋国大败,在逃跑途中,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楚国士兵不但没有乘机追杀,反而跑上前去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这反映了当时(  )

A.战争破坏性得到控制B.楚国以儒学作为治国理念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礼乐制度仍然具有影响力

2.

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6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 至实甲万人 。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

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C.皇权诉诸亲缘维系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

3.

唐代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铢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铢钱的标准重量。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扩大铸钱的数量,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扩充至99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

A.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B.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C.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D.满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

4.

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輿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四百多年以前根据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舆地山海全图》重新绘制的。《坤與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  ) 
图5

A.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C.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D.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资源

5.

以下为晚清 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 统计表
表1

年份

指数

年份

指数

18211830

100

18711880

80

18311840

92

18811890

80

18411850

92

18911900

78

18511860

87

19011911

78

18611870

82

——摘自王建朗和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上述表格反映的状况(  )

A.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B.不利于近代工业发展C.显示重农抑商合理性D.表明精耕细作的终结

6.

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表2

对答1

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

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对答2

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

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

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B.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C.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7.

1925年,华北五所大学分别就辩题 中国宜用武力统一 举办辩论会,其中四所大学正方获胜。当时有评论称: 正方主张中国宜用武力统一的理由,和一般老百姓希望某一派得胜的思想不谋而合。 据此可知,当时(  )

A.北伐战争已具备一定民意条件B.学生辩论扩大了革命群众基础C.军阀割据仍是民族革命的障碍D.专制和大一统观念仍占据主导

8.

某学者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的研究生经历: 当时中央的提法是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而我的论文提出市场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就因为这样答辩过程反复折腾。 该学者的经历表明当时(  )

A.学者忽视了政府调控价值B.中国的经济受制于冷战C.双百 方针仍未能恢复贯彻D.主流观念亟待继续解放

9.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经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他曾感叹, 世界的局面改变了,浑厚淳朴的罗马古风业已荡然无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经成为除旧过时的信息,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望着皇帝的敕令。 材料表明塔西佗(  )

A.主张恢复传统政治体制B.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C.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理念D.维护君主敕令的权威性

10.

16 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的推广,欧洲所有受教育的人使用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的标准形式逐渐形成了,但由于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必需的教育,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这反映了(  )

A.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B.民众与精英阶层的分化在加剧C.统一的民族文化源自技术进步D.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比较狭窄

11.

18世纪的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而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入积攒的财富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商人与地主联手控制了经济B.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性较强C.资本活跃在诸多经济领域中D.地主仍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

12.

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扩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  )

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时期,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流于形式。20 世纪20、30年代时,西方传教士和中因知识分子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在部分地区组织了有限的乡村卫生工作。除此之外,红军也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 医费免除,药费自理 的政策。新中国初期,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制化的显著特点。截止到1956年,全国农村的集体医疗保健站发展到1万个,开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经过努力,我国农村长期 缺医少药 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

——摘编自曹普等《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

材料二 大萧条 时期,罗斯福总统曾设想提供政府医疗保险,但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二战后,杜鲁门提倡的国家强制性医疗保障因有 社会主义公费医疗 之嫌而作罢。继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则认为国家计划 根本行不通 。20世纪60年代,由于市场化的美国医疗体制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突出,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但随着 滞胀 现象的到来,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降低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此后的里根、克林顿、奥巴马医改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摘编自高芳英《美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农村医疗体制的变化,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步履维艰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医改应注意的问题。(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历史著作

编纂思想

《史记》西汉

强调实录直书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汉书》东汉

贯穿五德终始说和五行灾异说等经学观念,着重追述西汉帝业、功德。

《隋书》初唐

以史为鉴,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着重探讨前代典籍制度、吏治得失和君臣之道。

《新唐书》北宋

认为据藩镇立国的后晋编修的《旧唐书》不合正统而对其删改;专事褒贬,以伦理纲常品评史事。如赞誉大儒韩愈却只字不提玄奘、僧一行的事迹。

《国史大纲》

1939初版

要做有知识的国民就应对国史略知一二,并对其抱有温情与敬意,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 历史编纂 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朝中期以来,贪官污变不但上蠹国课,下剥贫民,同时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大为下降。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创立 考成法 ,主张 立限考事 以事责人 。具体办法是,对从中央部、院到地方州县各级衙门所处理的公事,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而立定 程限 ,并置立 文簿 存照,做到 月有考,岁有稽 误者抵罪 ,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为此,张居正又健全六科给事中的职权,以六科督查六部,以六部督查地方藩、泉等司,再以藩、泉两司督查府、州、县官。随着改革的进行,万历初期形成了 一切不敢饰非 的政治局面,所有官员百事惟谨,朝廷政令 虽万里以外,朝下而夕奉行 。同时,由于行政效率提高,各地方官都能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赋税任务。张居正自己评论说, 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创立的 考成法 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实行 考成法 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格林纳达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地处海上交通要道。1979年,格林纳达发生政变,亲西方的盖里政权被推翻。随后,苏联和古巴向新政权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总统里根多次声称,美国准备教训格林纳达。格林纳达总理毕晓普试图改善对美关系,但遭到国内反对。1983 年,军方发动政变,将毕晓普秘密处决。美国以应对加勒比诸国的 紧急要求 保护美侨 为借口,联合几个加勒比国家,入侵格林纳达。这引起加勒比共同体一些成员国如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联邦的抨击和谴责,美国西烽。

——摘编自晓岚《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前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五四运动期间,吴文藻广泛接触了罗素、杜威、梁启超、孙中山和胡适等人的思想。他于1923年赴美留学,1933年回国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在抗战期间南下抗日,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其时他对中国民族学和社会学全盘西化的状况感到不满,极力主张 民族学中国化 把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对象,让民族学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 ,并 建立 适合我国国情 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 。他曾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学者来华讲学,提出了 社区研究 的路径和框架,主张 用同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会研究 ,组织多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对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后辈影响极大。

——摘編自林耀华《吴文藻传略》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文藻学术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文藻的历史贡献。(6分)